[发明专利]基于ARM的电子警察前端平台综合管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3121.8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8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岩;刘天宇;董铁军;付存伟;宋晓航;李丹;于维双;赵全邦;袁锟;孙利涛;张雷;王玉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聚德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9 | 分类号: | G08G1/09;G08G1/097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沈阳市浑***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rm 电子警察 前端 平台 综合 管理 系统 | ||
1.一种基于ARM的电子警察前端平台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电路、电源电路、线圈信息采集电路、红灯信息采集电路、主机通信电路以及电源综合管理电路,其中以微处理器电路为控制核心,其接收线圈信息采集电路和红灯信息采集电路的信号,通过主机通信电路与上位机进行通信;电源综合管理电路通过主机通信电路接收上位机的控制指令对前端平台中各部件的电源进行控制;电源电路为各部分提供工作电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M的电子警察前端平台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综合管理电路包括三极管(Q5)和继电器(K4),其中,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光耦(U17)连接微处理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工作电源相连,集电极与继电器(K4)的线圈相连,继电器(K4)的接点设于前端设备的电源控制回路中。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M的电子警察前端平台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具有DC-DC模块,设于电源综合管理电路、红灯信息采集电路、主机通信电路、线圈信息采集电路以及微处理器电路与各自的电源之间。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M的电子警察前端平台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信息采集电路包括由第一三极管(Q200)和第二三极管(Q202)形成的两级放大电路,第一三极管(Q200)的基极接有车辆检测器输出的线圈状态信号,第二三极管(Q202)的集电极通过光耦(U200)接至微控制器的检车信号输入端。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M的电子警察前端平台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灯信息采集电路包括整流器(D9)、降压器、滤波器、电压比较器(U1)以及三极管(Q1),其中整流器(D9)的输入端接收交通信号机输出的信号灯状态,输出端经降压器、滤波器输入至电压比较器(U1),电压比较器(U1)输出的高电平或低电平与三极管(Q1)基极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光耦(U2)接至微控制器的红灯信息输入口。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M的电子警察前端平台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通信电路包括两个光耦元件,当系统发送信息给上位机时,第一光耦(U4)的输入端接收微处理器电路的TTL电平信号,输出端输出232电平信号至上位机;当系统接收上位机发送的信息时,第二光耦(U7)经过上拉电阻(R7)输出TTL电平。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M的电子警察前端平台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微处理器采用512KB片内FLASH,64KB片内RAM的32位ARM处理器芯片,基于ARM家族CORTEX-M3内核,操作频率为100MHz。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M的电子警察前端平台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微处理器中存有电子警察前端平台综合管理系控制流程图,其控制过程为:
当上位机检测到摄像机不能正常抓拍时,发送命令B给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通过串口中断接收上位机发送的命令;
微处理器收到命令B后,对摄像机进行断电重启,退出串口中断,结束一次对摄像机的电源控制过程。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ARM的电子警察前端平台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如果微处理器没有收到命令B,则判断是否接收到命令C;
如果接收到命令C,即上位机需要开启补光单元时,则微处理器接通补光单元的电源,退出串口中断,结束一次对补光单元的电源控制过程。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ARM的电子警察前端平台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如果微处理器没有接收到命令C,则断开补光单元的电源;
接续判断是否接收到命令A;
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命令A,则微处理器认为上位机出现了故障,对其断电重启;
退出串口中断,结束一次对上位机的电源控制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聚德视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聚德视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312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可投掷游戏控件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带式卷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