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黄河泥沙生产微晶泡沫保温板材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6967.9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5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赵保华;邹辞阳;赵玉岭;梁东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钰晶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0/04 | 分类号: | C03C10/04;C03B3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黄河 泥沙 生产 泡沫 保温 板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中微晶泡沫保温板材是一种硅酸盐制品,属于建筑建材行业产品,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黄河泥沙生产微晶泡沫保温板材的方法。
背景技术:
1、我国黄河泥沙的现况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被喻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素有“斗水七沙”之称,但是一直以来,黄河泥沙泛滥,成为了最主要的灾害之一,由于水少沙多,径流年内多集中于汛期,泥沙大量淤积,河道年均升高10厘米左右,河床高于背河地面4-6米,设计洪水位高出背河地面8-10米,“地上悬河”形势严峻。在山东河南等下游地区多沙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的淤积降低了江河的泄洪能力,需不断加高加固防洪堤,大大增加了防洪工程的费用。如果将进入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成1米见方的大堤,可绕赤道27圈,即使只使用淤积在河床的泥沙,也可绕赤道近7圈。由此可见,黄河泥沙危害严重,但资源也非常丰富,资源量巨大,可以说是取之不尽。因此黄河泥沙的综合开发利用在治理黄河中有可观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效益。
黄河泥沙危害严重,但同时也是一种可以广泛利用的资源,兼具灾害性和资源性的双重属性。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扩大、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减少,黄河泥沙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其利用逐步得到了发展。黄河泥沙可就近利用,变害为宝,服务于以建筑市场为主的社会经济各部门,既节约了其它相关资源,又处理了黄河泥沙、改善了居住环境,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黄河水少沙多的局面,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发现并利用黄河泥沙资源的使用价值,是黄河泥沙除害兴利的一条重要途径,从有利的方面讲大大推动了泥沙资源化的进程,真正把黄河泥沙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保障泥沙资源合理开采、利用。大力开展跨学科的黄河泥沙应用技术研究,让黄河泥沙这一矿产资源能够在建筑、材料等领域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服务,既节约了相关资源,又处理了黄河泥沙,具有较大的效益,应采取措施促进黄河泥沙的利用,实现泥沙的灾害性向资源性的转化。
经过大量的研究,根据对黄河淤沙的物理力学检测分析,把黄河淤沙这种处理经济、简便的取之不尽的天然自然资源作为建筑材料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黄河泥沙的综合利用问题是当今中国面临的资源综合利用开发难题之一。如果在沿黄河流域各大城市中,基础设备和建筑建材仅板材应用的十分之一均采用该种绿色环保材料,则每年可处理黄河泥沙近亿吨,此举不但节约了矿山开采,而且美化的城市环境,提高和大大改善的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为社会劳动就业解决了部分难题,为黄河治理提供了基金,达到取之黄河,用于黄河的目的。这项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发展循环经济探索出一条资源节约的长效机制,实现了企业、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共赢之路,为我国黄河泥沙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奠定了基础,对黄河泥沙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深远意义。
、泡沫玻璃和微晶泡沫保温板材
泡沫玻璃亦称多孔玻璃,是以废玻璃、云母、粉煤灰、珍珠岩等富含玻璃相物质的基料中,加入适量发泡剂、改性剂并粉碎混匀,于特定模具中经预热、熔融、发泡、冷却、退火等制成的一种内部具有大量均匀气孔的多孔材料。泡沫玻璃生产应用,部分解决了废玻璃、粉煤灰等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合理利用问题,同时为建筑工程行业提供了一种性能优异的轻质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环境污染,起到了环保的作用,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环保型建材。
我国泡沫玻璃的研制开发比较晚,直到80 年代,国内一些科技人员开始使用废玻璃开发生产泡沫玻璃,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在这30多年发展过程中,中国发展和研制了多种泡沫玻璃制品,但整体上泡沫玻璃普遍存在着机械强度低、抗热冲击性差等质量问题,大大限制了其在建筑装饰和保温隔热上的广泛应用,致使国内泡沫玻璃产业发展缓慢,加大科研投资力度,进一步提高泡沫玻璃产品的理化性能,拓展其应用范围,是目前亟待需要解决问题和今后研究开发的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钰晶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淄博钰晶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69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门内护板检测定型两用装置
- 下一篇:单船拖曳网袋式水中悬漂物拦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