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接缝辊轮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6923.6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6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梁;洪茂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任永武;须一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市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缝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来制造无接缝的辊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应用在耐高温场合的辊轮装置,通常包括一支轮轴、一支中空且表面无接缝的辊轮,以及两个将该辊轮同轴架设在该轮轴的外周围的架设座。为了使辊轮装置适合应用在耐高温的场合中,同时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以往辊轮在制造时,通常预先准备一个中空的钢管,再针对该钢管的内径及外径进行加工,使其达到需要的真圆度及真直度。这种由单层钢管制成的辊轮虽然具有表面无接缝的优点,但为了达到预定的结构强度,整支钢管的管壁不能太薄,故其重量大、运转时负载较高。为了在具有较佳结构强度的同时,减轻辊轮的重量及运转负载,本案发明人设计一种多层式结构的辊轮,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用来制造这种多层式结构而且表面无接缝的辊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法创新,并可制造出具有较轻重量及较低运转负载的无接缝辊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用来制造无接缝的辊轮,所述辊轮包括:一个内管层,以及一包覆该内管层且无接缝的外管层,该内管层具有一个中心轴孔,而该制造方法包括:
准备母材步骤:准备一支无接缝而且具有一个插设轴孔的金属管材,以及一个外径不小于该金属管材的内径的金属棒;
热套组装步骤:预先对该金属管材加热,使该金属管材的内径因热胀而大于或等于该金属棒的外径,在预热且金属管材垂立的状态下,将该金属棒插入该金属管材的插设轴孔内,等到金属管材冷却后就可以束紧该金属棒,并形成该辊轮的外管层;及
双管成型步骤:对该金属棒进行深孔加工,以形成该具有中心轴孔的内管层。
本发明无接缝辊轮的制造方法,该金属管材的内径与该金属棒的外径具有一个0.05-0.2mm的过盈配合量。
本发明无接缝辊轮的制造方法,所述辊轮还包括一个披覆在该外管层的一个外环面的耐磨表层,而该制造方法还包括一个以熔射方式在该外环面形成该耐磨表层的耐磨表层成型步骤。
本发明无接缝辊轮的制造方法,该耐磨表层成型步骤包括:一个熔射加工、一个封孔加工、一个外径研磨加工、一个外径抛光加工,以及一个喷砂处理加工。
本发明无接缝辊轮的制造方法,该耐磨表层是选自于:氧化铝、碳化硅、氮化硅及碳化钨。
本发明无接缝辊轮的制造方法,该双管成型步骤还包括一个轮周面车削与研磨加工,所述轮周面车削与研磨加工是对该金属管材的轮周面进行车削与研磨。
本发明无接缝辊轮的制造方法,所述辊轮是利用两个架设座与一支轮轴结合形成一个辊轮装置,而该制造方法还包括:一个位于耐磨表层成型步骤及双管成型步骤之间的动平衡检测步骤,以及一个位于该耐磨表层成型步骤之后的辊轮装置组装步骤,该动平衡检测步骤是将双管的半成品架设在一个假轴心上,以检测该半成品的动平衡,而该辊轮装置组装步骤是将假轴心取下,并利用前述架设座将该辊轮架设在该轮轴上。
本发明无接缝辊轮的制造方法,该金属管材的内环面的粗糙度是0.2-1μm,而该金属棒的外表面的粗糙度是1-2μm。
本发明的无接缝辊轮的制造方法,该热套组装步骤的加热温度是200-600℃,加热时间是2-4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金属热胀冷缩的特性,以及以垂直插设方式让该金属棒与金属管材同轴套接的制造方法,可以让该金属棒轻易且稳固地套设在该无接缝的金属管材内,前述制法不但步骤创新,还可以制造出具有双层结构的辊轮,前述双层式的辊轮不但无接缝,也可以采用重量较轻的材料来形成该内管层,故本发明确实可以制造出具有较轻重量及较低运转负载的无接缝辊轮。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轻量化辊轮装置的组合剖视图,该辊轮装置是以本发明制造方法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所制成;
图2是图1的轻量化辊轮装置的一个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流程图;
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加工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周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69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存储器装置、存储器控制装置和存储器控制方法
- 下一篇:建筑物用绝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