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磨齿机砂轮修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4891.6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4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蒋林;刘一冉;李先广;冯原;余凯飞;蒲兵;李云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3/06 | 分类号: | B24B53/06;B23F2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5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齿机 砂轮 修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磨齿机砂轮进行修整的机构,具体地说,尤其涉及磨齿机砂轮的修整机构。
背景技术
以前,对磨齿机的砂轮进行修整时,要么用双片的单锥砂轮进行手动对刀、修整,要么用单尖的金刚笔进行修整,这些修整方法虽然可以完成标准的砂轮修整,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砂轮的各种修形和补偿要求越来越高,而上述的修整方法无法达到这些要求。比如对砂轮的压力角进行精确修整,即使有经验的操作者完成修整操作的难度也相当大。更为特殊的是,对齿轮齿向修形时就会产生齿面扭曲,这时便需要对砂轮的压力角进行连续修整,而传统的砂轮修整方法更是无能为力,为此急需解决该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对砂轮的压力角精确、连续地进行修整的磨齿机砂轮修整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磨齿机砂轮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修整装置主要由壳体(1)、滑移机构、连杆机构和修整轮联动机构构成,其中:
A、所述滑移机构设在壳体(1)右部,该滑移机构包括伺服电机(2)和滑块(8),其中伺服电机(2)通过接盘(3)与所述壳体(1)后壁的外表面固定,该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节(4)与壳体(1)内的滚珠丝杆(5)同轴连接,滚珠丝杆(5)上的丝杆螺母(6)通过连接座(7)与所述滑块(8)的后端面相连,该滑块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底面的直线导轨(9)上,且滑块(8)可沿直线导轨(9)前后滑移;
B、所述连杆机构设在滑移机构左侧的壳体(1)内,该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其中第一连杆(10)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7)左部的凸耳(7a)相铰接,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11)右端相铰接,且第一、二连杆(10、11)只能在水平面内发生转动;
C、所述修整轮联动机构位于连杆机构的左侧,该修整轮联动机构包括摆动轴(12)、支撑座(16)和主电机(21),其中摆动主轴(12)穿设在所述壳体(1)左部的竖直安装孔内,在摆动主轴上端部的阶梯轴段从上往下依次同轴套装第一锁紧螺母(13)、旋转编码器(14)和定位座(15),且定位座(15)支撑在所述壳体(1)竖直安装孔的上孔口处;
所述支撑座(16)吊装在摆动主轴(13)下端,且该支撑座与所述第二连杆(11)的左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6)下端部的安装孔内通过轴承水平支撑有修整主轴(17),修整主轴的前部同轴套装有修整轮(18),该修整轮厚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摆动主轴(13)的轴心线相重合;所述修整主轴(17)中后部的从动带轮(19)通过同步带与主动带轮(20)相连,该主动带轮套装在所述主电机(21)的输出轴上,而主电机(21)装在同步带外壳(22)上,该同步带外壳与所述支撑座(16)固定。
采用本修整装置对磨齿机的砂轮修整之前,先通过外壳的右底面将本修整装置安装在磨齿机的外支架上,且修整轮靠近磨齿机的砂轮。对砂轮的压力角进行修整时,伺服电机在数控系统的控制下带动连接座(7)和滑块(8)做直线滑移,连接座(7)的直线运动通过连杆机构转化为微量的连续角转动,并带动摆动主轴(13)前后转动。相应地,与所述摆动主轴(13)相连的修整轮(18)也连续地做前后摆动,且修整轮(18)在主电机的带动下绕修整主轴(17)的轴心线高速转动,这样修整轮(18)就做摆动和转动的联动,从而能够对砂轮的压力角进行精确、连续地修整。在连续修整的过程中,旋转编码器(14)将摆动主轴(13)转动角度的检测信号传输给数控系统,并将该检测信号作为负反馈信号,以便更精确地控制摆动主轴(13)的转动角度,这样就能更精确地对砂轮进行连续修整。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不仅能对砂轮的压力角进行精确的修整,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对砂轮的压力角进行连续修整,从而有效克服了传统修整方法的缺陷,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适于在磨齿机的砂轮连续修整中广泛推广运用。
所述第一连杆(10)的两端均通过双头螺柱(23)与对应的连接座凸耳、第二连杆(11)相铰接,且双头螺柱(23)的上、下端部均由第二锁紧螺母(24)锁紧,这样既能可靠保证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只在水平面内转动,且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转动灵活,又便于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48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袋和壶嘴焊接机
- 下一篇:一种连铸结晶器用浸入式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