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点火的固态微波源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3508.5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8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谭忠贵;钟礼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集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P23/04 | 分类号: | F02P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内燃 发动机 点火 固态 微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内燃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点火的固态微波源。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汽车污染已逐渐取代传统的工业污染以及生活取暖型污染而成为城市的主要污染源。现有的汽油发动机和天然气发动机基本都采用的是火花点火,即利用火花塞产生的火花引燃压缩后的可燃混合气体。而这种传统的点火方式给内燃发动机带来了燃烧不完全、不稳定、等容度差等问题,直接导致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废气的大量排放。
近年来,随着微波技术在内燃发动机点火上的应用,两类新型的点火方式,微波加热点火和微波等离子体点火,被相继提出。这些方法使得火核生成和火焰传播速度更快,从而提升了燃烧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减少了废气产生,实现了节能减排。现有的方案中,提供点火的能量都是通过真空电子器件(磁控管、速调管、回旋管、行波管等)实现的。这些真空电子器件除了自身体积重量大之外,还需要同样体积重量较大的逆变器、变压器等辅助设备才可作为汽车点火微波源工作。此外,真空电子器件还存在器件间一致性差,须单独调试的缺点。这些问题制约了上述技术的实用化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点火的固态微波源,以解决现有的基于真空电子器件微波源体积重量大、结构复杂、器件间一致性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点火的固态微波源,其特征在于:包括锁相环部分、放大器部分、电源部分;所述锁相环部分与放大部分连接;所述锁相环部分、放大器部分均与电源部分连接;
所述锁相环部分在直流信号控制下,输出具有稳定频率和功率的微波信号,并输入放大器部分;所述放大器部分将锁相环部分输送的微波信号放大至内燃发动机微波点火功率;所述电源部分根据内燃发动机状态信号控制输出微波信号。
所述锁相环部分包括参考频率源、锁相芯片、单片机;所述锁相芯片包括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压控振荡器、分频器;所述参考频率源、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压控振荡器、分频器、单片机依次连接;所述分频器与鉴相器连接。
所述放大器部分包括驱动放大器、中功率放大器、高功率放大器;所述驱动放大器、中功率放大器、高功率放大器一次连接;所述驱动放大器与压控振荡器连接。
所述电源部分包括直流偏置模块、开关;所述直流偏置模块与鉴相器、压控振荡器、驱动放大器、中功率放大器、高功率放大器分别连接;所述开关与直流偏置模块连接。
所述高功率放大器为三级功率放大器,包括三个功率晶体管;所述三个功率晶体管依次连接。
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内燃发动机点火的固态微波源通过锁相环部分可输出具有稳定频率和功率的微波信号,通过放大器部分将输入的微波信号放大到内燃发动机微波点火所需的功率水平,通过电源部分可根据内燃发动机活塞的运动状态选择正确的时机输出微波功率实现点火,同时该用于内燃发动机点火的固态微波源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安装、供电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内燃发动机点火的固态微波源的原理框图。
图2是用于内燃发动机点火的固态微波源的结构图。
其中,1、锁相环部分;11、参考频率源;12、锁相芯片;121、鉴相器;122、环路滤波器;123、压控振荡器;124、分频器;13、单片机;2、放大器部分;21、驱动放大器;22、中功率放大器;23、高功率放大器;3、电源部分;31、直流偏置模块;32、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制。
如图1及图2所示,该用于内燃发动机点火的固态微波源包括锁相环部分1、放大器部分2、电源部分3;锁相环部分1与放大部分2连接;锁相环部分1、放大器部分2均与电源部分1连接;
锁相环部分1在直流信号控制下,输出具有稳定频率和功率的微波信号,并输入放大器部分2;放大器部分2将锁相环部分1输送的微波信号放大至内燃发动机微波点火功率;电源部分3根据内燃发动机状态信号控制输出微波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集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集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35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