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氨基甲酸酯的清洁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2252.6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2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邓友全;王利国;王培学;刘世民;马祥元;何昱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271/28 | 分类号: | C07C271/28;C07C271/12;C07C269/0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方晓佳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甲酸酯 清洁 合成 方法 | ||
1.一种苯氨基甲酸酯的清洁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苯胺、尿素和小分子醇为原料,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过程中通过连续通入吹扫气体移走氨气,采用分段升温反应方式一步制备苯氨基甲酸酯;所述的催化剂为担载型多相催化剂,其活性组分为铁、锌、镁、锆、镍、钛、镧或铈中的1种或2种金属氧化物的复合物,其中2种金属复合氧化物中金属元素摩尔比为0.1~5;所述催化剂载体为SiO2、Al2O3以及活性炭中的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过程中通过吹扫气连续移走反应形成的氨气,所述吹扫气体为氮气或二氧化碳,其流速范围为20~200L/kg尿素·小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分段升温的方式来控制反应温度,第一段升温至110~140℃,反应压力0.1-2MPa,保持反应温度10~40h;第二段升温至140~180℃,反应压力0.3-4.0MPa,保持反应温度0.1~4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小分子为甲醇、乙醇、丙醇或丁醇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用量为尿素用量的1~20wt%。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小分子醇、尿素以及苯胺之间的摩尔比为5~30∶1∶1~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TiO2,催化剂载体为Si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22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监控电气火灾探测器
- 下一篇:土豆沙拉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