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1868.1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0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山崎雅志;今井博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阿斯莫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1/00 | 分类号: | H02K11/00;H02K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田军锋;吴焕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三相马达是已知的,并且当从电源供给三相AC电流时三相马达受驱动而旋转。在电源为具有预定电压的DC电源的情况下,有必要使用控制器切换绕组电流,从而分别向具有多个(例如三个)相的绕组线供给具有不同相位的绕组电流。
JP-A-2003-204654(US2003/0127921)描述了控制电路单元,该控制电路单元设置为与马达的轴平行并且连接至设置在马达输出侧的外壳。
然而,当控制电路单元设置为与马达的轴平行时,整个装置沿着径向的尺寸变得很大。在马达和控制电路单元相互一体地连接从而使整个装置的尺寸变小的情况下,如果马达与控制电路单元之间存在间隙,则外来物质可能通过该间隙进入装置内。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做出,而且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可以减少外来物质在马达与控制单元之间进入装置的驱动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一种驱动装置包括马达、控制单元和固持件。马达具有:马达壳体,马达壳体具有圆柱形形状;定子,定子设置在马达壳体的径向内部;绕组线,绕组线绕定子缠绕从而限定多个相;转子,转子设置在定子的径向内部,并且能够相对于定子旋转;和轴,轴和转子一起旋转。控制单元具有:半导体模块,半导体模块具有切换元件,切换元件切换对绕组线的电力供应;接收构件,接收构件接收半导体模块;和盖,盖沿径向容纳半导体模块和接收构件。控制单元设置在马达的沿着轴向的一侧。固持件设置在马达与控制单元之间,并且具有壁部,壁部向控制单元延伸并且与控制单元配合。
因此,限制了外来物质进入该装置。
附图说明
从参照附图进行的下文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图中:
图1是图示了具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动力转向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图示了驱动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3是图示了驱动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4是图示了驱动装置的平面图;
图5是沿着图4中方向V看的侧视图;
图6是沿着图4中方向VI看的侧视图;
图7是图示了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图示了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图示了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图示了驱动装置的固持件的侧视图;
图11是沿着图10中方向XI看的平面图;
图12是图示了驱动装置的固持件的立体图;
图13是沿着图10中方向XIII看的仰视图;
图14是图示了驱动装置的固持件的立体图;
图15是图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16是图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马达和固持件的侧视图;并且
图17是图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图1至图14描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驱动装置1应用于电动动力转向设备(下文称为EPS),并且具有马达2和控制单元3。
将参照图1说明在下列实施方式中通用的EPS的电气构造。
如图1中示出的,车辆具有转向机构5、柱轴6和齿轮7。驱动装置1经由齿轮7产生用于轴6的旋转转矩,从而辅助转向机构5。
具体地,当车辆驾驶员操作转向机构5时,该操作在柱轴6中产生的转向转矩由转矩传感器8检测。此外,从控制器局部网(CAN,未示出)获得车辆的速度信息,从而辅助转向机构5。如果使用了这种机构,则不仅使辅助转向机构5是可能的,而且例如依据控制技术、高速公路上的车道自保持、或者机动车停车场内的驻车之类的对转向机构5的自动控制也是可能的。
马达2是三相无刷马达,而齿轮7双向旋转。马达2的通电和驱动受控制单元3控制。控制单元3具有功率部分100和控制部90,驱动电流供给至功率部分100以驱动马达2,控制部90控制马达2的驱动。
功率部分100具有扼流线圈76,扼流线圈76位于由电源75、电容器77、第一逆变器80和第二逆变器89构成的电源线路内。第一逆变器80和第二逆变器89具有相同的构成,故而在此仅说明第一逆变器80。
逆变器80具有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下文称为MOS)81-86,这是一种场效应晶体管。在MOS 81-86中,借助于门电势使源极和漏极相互连接(ON)或断开(OFF)。MOS 81-86对应于切换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阿斯莫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电装;阿斯莫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18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