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PU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0905.7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3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其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其树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B32B27/10;B32B27/40;B32B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赵彦雄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pu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TPU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TPU革材料,因其弹性作用,其表面一般保留其原始状态使用,而在反面印刷图文或底纹,皮革制成品丰富多彩。
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343839A于2009年1月14日公开的一种TPU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一种TPU模、提供一种底布、提供一种离型膜;(2)将TPU膜贴合于离型膜;(3)在TPU膜表面印制图案;(4)将TPU膜与离型膜分离;(5)将TPU膜贴合于底布,印有图案的一面朝向底布。所述的TPU模、底布、离型膜均为卷式材料;TPU膜提供于TPU放料辊,经过步骤(2)(3)(4)(5),贴合于底布成为TPU革,收卷于成品收料辊;底布提供于底布放料辊,与已经完成步骤(4)的TPU一起,经过步骤(5)贴合后,收卷于成品收料辊;离型膜提供于离型膜放料辊,在步骤(2)与TPU贴合,完成步骤(3)后,在步骤(4)与TPU膜分离,并收卷于离型膜收料辊。。在线印刷与贴合的方式,可以节省工序,减少中间制品的周转过程。
然而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TPU革的表面没有纹路或图案,其制成品的手感或质感差;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TPU革需要车缝才能相互连接或与其它材料连接为制成品,因车缝大都需要人工,后续使用成本高,加工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表面纹理TPU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以无车缝加工使用的TPU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TPU革,包括TPU层,其特征在于:TPU层上面还依次设置树脂层和离型层, TPU层下面依次设置热熔胶层和保护层;并且,所述树脂层的上表面具有通过离型层下表面热压成形,并与离型层下表面相应的表面纹理。
一种TPU革,其特征在于:在制备TPU革的过程中或制备后,使用前,除去离型层。
一种TPU革,其特征在于:在制备TPU革的过程中或制备后,使用前,除去保护层。
一种TPU革,其特征在于:在制备TPU革的过程中或制备后,使用前,除去离型层及保护层。
一种TPU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纹理是指亮光,或亚光,或突凹纹路,或突凹图案,或压印图文。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TPU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UP革之间,或所述TUP革与其它材料之间通过无车缝一次热压连接及成形。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TPU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离型纸或离型膜;S2:涂布树脂层;S3:热烘;S4:提供TPU膜;S5:一次贴合;S6:一次热压;S7:提供热熔胶膜;S8:二次贴合;S9:二次热压;其中,S1步骤所提供的离型纸或离型膜,表面纹理是指亮光,或亚光,或突凹纹路,或突凹图案,或压印图文;S2涂布是在离型纸或离型膜具有表面纹理的表面涂布厚度为0.01-0.15mm的树脂层;S5一次贴合及S6一次热压是在一个工序中完成的或在二个工序中完成的;S8二次贴合及S9二次热压是在一个工序中完成的或在二个工序中完成的。
一种TPU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10收卷步骤,在该步骤中还包括向热熔胶层贴合保护膜。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TPU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离型纸或离型膜;S2:涂布树脂层;S3:热烘;S4:提供TPU膜;S5:一次贴合;S6:一次热压;S7:涂布热熔胶层;S8:再热烘;S9:二次热压;其中,S1步骤所提供的离型纸或离型膜,表面纹理是指亮光,或亚光,或突凹纹路,或突凹图案,或压印图文;S2涂布是在离型纸或离型膜具有表面纹理的表面涂布厚度为0.01-0.15mm的树脂层;S5一次贴合及S6一次热压是在一个工序中完成的或在二个工序中完成的。
一种TPU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8再热烘步骤热熔胶层的干燥度控制为82%-98%,该百分比是等于烘干掉的溶剂占烘干前溶剂总量的质量百分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其树,未经李其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09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力轮对划线台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洗沙方法及其专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