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疏水多孔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33299.6 | 申请日: | 2011-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3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吴若梅;彭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才智坊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1/08 | 分类号: | C22C1/08;C22C21/00;C23C22/56;C23C22/8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田利琼 |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疏水 多孔 铝合金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超疏水多孔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超疏水表面(材料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并且水滴在表面上有较小的滚动角)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由于液体在超疏水表面上的接触面积非常小,可以有效地抑制表面氧化、腐蚀、霜冻、电流传导等现象;另外,超疏水表面的水滴不能在表面稳定停留,稍微倾斜表面便会从表面滚落而不留下任何痕迹,因此,超疏水表面在室外天线、外墙涂料、轮船、生物医疗器械、微流体、汽车挡风玻璃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加工塑性、抗蚀性和较高的强度。然而,常用的铝合金表面处理方法所获得的金属表面不具有自清洁性,容易被污染,超疏水铝合金的制备成功将有助于提高铝合金的应用效率和范围。
要使铝合金超疏水表面在实际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真正使用,其制备工艺是关键,也是基础。近年来,发展了一些制备铝合金超疏水表面的技术,如化学气相沉积法、电化学沉积法、聚电解质交替沉积法、阳极氧化法、等离子体法、化学蚀刻法等。然而,现有的这些方法要么使用昂贵的材料如表面能极低的氟化硅氧烷,要么需要特殊的加工设备如等离子加工设备或复杂的工艺过程,因而成本较高,难以产业化,且生产的铝合金超疏水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小于150°,水滴在表面的滚动角大于10°,疏水性能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针对目前超疏水多孔铝合金材料疏水性能不佳、制造工艺设备复杂及成本较高的问题,而提供解决以上问题的一种超疏水多孔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疏水多孔铝合金材料,所述铝合金材料表面为暗红色,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在150°~166°之间,水滴在表面的滚动角小于10°。
一种如上所述的超疏水多孔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包括以下顺序的工艺步骤:
(1)将表面匀质光滑的纯铝或铝合金板材进行机械磨光和抛光,去除表面缺陷和氧化膜,用去离子水清洗5-35分钟,并烘干;
(2)用0.5-3mol/L盐酸溶液浸泡板材5-25分钟,并用去离子水清洗,烘干;
(3)配制化学处理液为0.015-0.4mol/L的Cu(NO3)2与0.8-5g/L的NaCl混合溶液。然后将铝板材浸入化学处理液中,反应时间均为30-150分钟,使其表面形成尖晶石型CuAl2O4纳米晶,将反应后的铝板材用蒸馏水清洗并烘干或是自然干;
(4)然后将铝片放入质量分数为0.2-3%的硬脂酸乙醇溶液中浸泡,时间为10-50分钟,温度为5-45℃,降低其表面自由能;
(5)用适量无水乙醇清洗,取出再用清水冲净,在相对湿度为60~75%,室温大气环境下干燥4-45小时;即得所述的超疏水多孔铝合金。
所述步骤1中清洗时间为25分钟。
所述步骤2中盐酸溶液浓度为2mol/L,浸泡时间为15分钟。
所述步骤3中Cu(NO3)2的浓度为0.2mol/L,NaCl的浓度为3g/L,反应时间均为80分钟。
所述步骤4中的硬脂酸乙醇溶液的浓度为1%,浸泡时间为30分钟,温度为室温25℃。
所述步骤5中对湿度为65%,室温大气环境下干燥24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超疏水多孔铝合金材料,为暗红色,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在150°~166°之间,水滴在表面的滚动角小于10°,具有良好的疏水性;本发明的超疏水多孔铝合金材料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操作工艺简单、重现性好、无需任何昂贵设备、也不需要复杂的化学处理过程,可在传统工艺上进行改进,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1获得的超疏水铝合金表面的扫描电镜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1获得的超疏水铝合金表面与水的接触角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才智坊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才智坊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32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