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甘西鼠尾草酮A,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31725.2 申请日: 2011-12-21
公开(公告)号: CN102532250A 公开(公告)日: 2012-07-04
发明(设计)人: 许刚;杨立新;赵勤实;李艳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J73/00 分类号: C07J73/00;A61K31/58;A61P35/00;A61P35/02
代理公司: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代理人: 马晓青
地址: 650204 ***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肿瘤 活性 化合物 甘西鼠尾草酮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甘西鼠尾草酮A,其制备方法,以该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其在治疗肿瘤疾病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白血病、肺癌、结肠癌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鼠尾草属(Salvia L.)是唇形科(Labeatae)最大的一个属,全世界约1000种。东亚地区为世界三个多样化中心之一,约有90余种鼠尾草属植物,其中我国有84种,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本属植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用和观赏植物类群;其属名来源于古拉丁名“Salvare”,其意为——“治疗、安全”。据统计,在我国各地应用于民间传统中草药的鼠尾草属植物约有30多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甘西鼠尾草、丹参、云南鼠尾草和红根草等;多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另外一串红,蓝花鼠尾草等因花色艳丽,花期较长而被作为常见的观赏花卉广泛栽培。正是由于该属植物中有许多种均具有长期的民间药用基础,各国先后对该属植物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在药学研究方面。先后从不同的鼠尾草属植物中发掘出了撒尔维辛,丹参酮IIA,丹参素以及丹酚酸B等活性成分。其化学成分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为水溶性的丹酚酸类化合物以及脂溶性的二萜类化合物。其中二萜类化学成分结构类型十分丰富且多变,且多有全新骨架类型的化合物报道。一直是国际上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据统计,目前由该属植物中分离的到的二萜类化合物已经多达600多个。然而迄今为止,现有技术中未见有化合物甘西鼠尾草酮A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从甘西鼠尾草(Salvia przewalskii)中分离得到的一个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的C23萜类化合物与icetexane类二萜化合物的二聚体甘西鼠尾草酮A,其制备方法,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由下面的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

下述结构式(I)所示的甘西鼠尾草酮A或其药用盐,

所述的药用盐,是指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与有机酸如酒石酸或柠檬酸或甲酸或乙二酸,或是与无机酸如盐酸或硫酸或磷酸形成的盐。

用于预防或治疗肿瘤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式(I)化合物或其药用盐和至少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作为适宜口服或注射给药的制剂形式。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的口服给药的制剂形式为片剂、缓释片、控释片、锭剂、硬或软胶囊、滴丸、微丸、水性或油混悬剂、乳剂、可分散的散剂或颗粒剂、口服溶液、糖浆剂或酏剂,所述的注射给药的制剂形式为灭菌的水性或油性溶液、无菌粉末、脂质体、乳剂、微乳剂、纳米乳剂或微囊。

所述的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用100%丙酮或乙醇或甲醇溶剂,冷浸或热回流浸提甘西鼠尾草根茎粗粉得总浸膏,总浸膏经各种正反相柱层析及制备和半制备HPLC分离后得式(I)化合物。

所述的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取干燥甘西鼠尾草根茎,粉碎后用100%丙酮,每次30升在室温下冷浸三次,每次3天,提取液浓缩后上大孔树脂,分别以50%及90%的甲醇-水冲柱,90%甲醇-水部以丙酮溶解,500g硅胶拌样上硅胶柱1250g,以Petroleumether-EtOAc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用TLC进行检测,合并相同馏份,得到六个部分,其中第五部分经Rp-18反相柱层析MeOH∶H2O,4∶6,5∶5,6∶4,7∶3,10∶0划分为三个组分,组分3以85∶15的Petroleumether-EtOAc过硅胶柱之后再经Sephadex LH-20柱得到式(I)化合物甘西鼠尾草酮A。

式(I)化合物或其药用盐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式(I)化合物或其药用盐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白血病、肺癌、结肠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化合物甘西鼠尾草酮A可直接作为药物使用,其余辅料为药物学上可接受的,对人和动物无毒和惰性的药用载体或赋形剂。

所述的药用载体或赋形剂是一种或多种选自固体、半固体和液体稀释剂、超填料以及药物制品辅剂。将所述的有效提取物或有效部位以单位体重服用量的形式使用。本发明的药物可经口服和口腔喷雾两种形式给药。

口服可用其固体或液体制剂,如粉剂、片剂、糖衣片剂、胶囊、酊剂、糖浆、滴丸剂等。

口腔喷雾可用其固体或液体制剂。

本发明药物可用于治疗肿瘤疾病。

附图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17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