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便隐血检测试剂盒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0639.X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5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陈奉玲;洪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深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便 隐血 检测 试剂盒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试剂盒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便隐血检测试剂盒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消化道少量出血时,粪便外观无异常改变,因红细胞被溶解破坏,显微镜下查不到红细胞,这种外观和显微镜下都不能证实的出血称为隐血。用化学法或免疫法来证实出血的实验称为隐血试验。通常检查粪便是否带血的手段中,以检查隐血为一种最经济实效的方法。此试验对消化道出血的早期发现和消化道肿瘤的筛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大便隐血检验对预防性用药是很重要的。
现有技术中,临床常用潜血试验,主要有化学法和免疫学方法。化学法有邻联甲苯胺法、还原酚酞法、联苯胺法、氨基比林法、愈创木醋法等。其原理基于血红蛋白中的含铁血红素能催化试剂中的过氧化氢,使其释放新生态氧,氧化上述色原物质而显色。显色的深浅反映了血红蛋白的多少,亦即出血量的大小。化学法虽简单易行,但方法上缺乏特异性。由于现有化学法受其他干扰因素多、假阳性率高、冰醋酸配成的试剂易形成晶体等条件限制,因此,亟需一种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简单的大便隐血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简单的大便隐血检测试剂盒,不受饮食及药物限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这种大便隐血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大便隐血检测试剂盒,它包括大便隐血检测试纸、样品处理管或采便混合器、取样棒,所述检测试纸包括检测区(T)、质控区(C)及胶体金,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区(T)包被有抗Hb1单克隆抗体,所述质控区(C)包被有羊抗鼠多克隆抗体,所述胶体金包被有抗Hb2单克隆抗体。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检测试纸为试纸条。此时,大便隐血检测试剂盒包括大便隐血检测试纸条、样品处理管和取样棒。其中,所述大便隐血检测试纸条由下往上依次由浸入区、胶体金、检测区、质控区和手持区组成。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检测试纸为试纸卡。此时,大便隐血检测试剂盒还包括有磷酸盐缓冲液,即大便隐血检测试剂盒包括大便隐血检测试纸卡、磷酸 盐缓冲液、采便混合器。其中,所述大便隐血检测试纸卡还包括加样孔,即所述大便隐血检测试纸卡由下往上依次由加样孔、胶体金、检测区、质控区和手持区组成。
一种大便隐血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
(1)处理液的配置步骤:按浓度比例配置金标垫处理液、样品垫处理液、点膜抗体稀释液、标记抗体稀释液和胶体金复合物稀释液;
(2)试剂盒的制备步骤:通过膜材的处理、点膜、胶体金复合物的制备、喷金、膜材的切割、组装、大板的切割和包装步骤得到铝箔袋封装完整的试剂盒。
在点膜配液时,取羊抗鼠多克隆抗体,用含2%蔗糖的PBS稀释成0.5mg/ml的抗体溶液。取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1,用含2%蔗糖的PBS稀释成1.0mg/ml的抗体溶液。
在胶体金复合物的制备过程中,所述胶体金复合物中每1ml胶体金加入0~16μlK2CO3,选择能够保持颜色不变的最低的pH值,一般选择1ml胶体金加入8μl1K2CO3
在胶体金复合物的制备过程中,所述胶体金复合物中每1ml胶体金结合8~16μg的抗Hb2单克隆抗体。选择能够保持颜色不变的最小的蛋白量,一般为1ml胶体金结合12μg的蛋白,在实际操作中每1ml胶体金多补加10%的抗体蛋白。
本发明的优点有:(1)以试纸条一步法检测大便隐血,方法简单、快速;(2)无论是粪便还是尿、胃液,都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3)不受饮食及药物限制,对Hb的最低检测限度可达0.2μg/mL;(4)异种动物血及化学法常见的干扰物均不受影响,提示试纸条仅与血红蛋白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附图说明
图1为大便隐血检测试纸条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大便隐血检测试纸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展开说明,但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大便隐血检测试纸条并不限于这种特定的形状或结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以理解的是,以下的说明内容即使不做任何调整或修正,也可以直接适用于在此未指明的其他类型或结构的试纸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深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深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06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