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nCr渗碳齿轮钢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29986.0 | 申请日: | 2011-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7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 发明(设计)人: | 郑艳;梁娜;张利平;范黎明;卢乃双;孙永喜;张海霞;吴德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60 | 分类号: | C22C38/60;C22C38/18;C21C5/54;C21C7/06;B22D11/115;B22D11/16;C21D8/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吕利敏 |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ncr 渗碳 齿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金结构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nCr渗碳齿轮钢及其制造技术。
背景技术
渗碳齿轮钢作为汽车用主要结构钢之一,其材料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汽车制造的整体技术水平,长期以来,中国的渗碳齿轮钢多用20CrMnTi,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国外先进汽车产品和制造技术的引进,许多国外牌号的高强度渗碳齿轮钢也随之进入。MnCr齿轮钢是我国在引进德国轿车生产线的同时,引进的高标准轿车齿轮用钢,全部按德国大众企业标准生产,是目前引进钢号中技术要求最高,生产难度最大的一类齿轮钢系列,主要用于奥迪、捷达、桑塔那及富康轿车齿轮,依维柯中巴车及部分引进的重型卡车齿轮。
中国专利CN101250666A公开了一种风电用齿轮钢,其化学成分为:C:0.40-0.46%、Si:0.15-0.38%、Mn:0.60-1.00%、Cr:0.90-1.20%、Mo:0.15-0.35%、P:≤0.02%、S:≤0.02%、Nb:0.01-0.10%、[O]≤25ppm、[H]≤2.1ppm,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中国专利CN101096742A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汽车用齿轮钢,其化学成分为:C:0.20-0.40%、Si:0.20-0.50%、Mn:0.50-1.00%、Cr:0.80-1.30%、Mo:0.15-0.55%、Nb:0.015-0.080%、V:0.030-0.090%、Al:0.015-0.05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中国专利CN101603151A公开了一种NbTi复合微合金化易切削齿轮钢,其化学成分为:C:0.20-0.25%、Si:0.15-0.35%、Mn:1.00-1.30%、Cr:1.10-1.40%、P:≤0.035%、S:0.01-0.035%、Nb:0.02-0.04%、Ti:0.02-0.05%、[O]≤20ppm,其余为Fe。
CN1664150公开了一种含硫易切削齿轮钢及其钢管的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重量配比为C:0.20~0.25%,Si≤0.30%,Mn:0.60~0.85%,P<0.035%,S:0.03~0.05%,Cr:0.8~1.10%,Al:0.02~0.055%,[O]≤20ppm,余量为Fe。按此成分进行冶炼,模注钢锭,钢锭开坯。管坯加热温度为1200~1250℃,热轧穿孔变形温度1100~1150℃,变形奥氏体在高温区发生动态再结晶。轧管变形温度1000~1050℃,变形奥氏体在未再结晶区发生加工硬化。补偿加热温度为980~1020℃,奥氏体发生静态再结晶。定、减径工序,变形温度为900~950℃,变形奥氏体发生累积加工硬化。切断后收集堆冷,冷却速度为0.5~1℃/s。
CN101319294公开了一种细晶粒渗碳齿轮用钢及其制造方法。该钢的化学成分(重量%)为:C0.15-0.25%,Si≤0.35%,Mn 0.60-0.90%,P≤0.015%,S≤0.010%,Cr 0.80-1.20%,Mo 0.15-0.35%,Nb 0.02-0.08%,B 0.0005-0.0035%,Al 0.02-0.06%,Ti 0.01-0.04%,[N]≤0.015%,[O]≤0.001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同时要求Ti≥2[N],B≥([N]-Ti/3.4)/1.4+0.001。并采用终轧温度低于900℃的轧制生产工艺。本发明钢与现有渗碳齿轮钢20CrMoH相比,渗碳淬火后晶粒度大于10级,弯曲疲劳强度(σ-1)提高15%以上,接触疲劳寿命(L10)提高30%以上。
CN102162069A公开了一种飞剪主传动大齿轮钢及其制造方法,包含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C0.10~0.20%;Cr 2.00~3.00%;Ni 2.50~3.50%;Mo 0.4~1.00%;Si 0.10~0.40%;Mn 0.40~1.00%;Cu≤0.25%;Al≤0.1%;P≤0.020%;S≤0.015%;O≤30ppm;N≤100ppm;H≤2ppm;制造步骤为1)按质量百分配比进行冶炼,得到锻坯;2)锻造;3)正火热处理;4)滚齿;5)表面渗碳淬火热处理;6)磨齿加工。本发明提高了大齿轮的承载能力和可靠性,满足高碳、高合金钢种及规格提高的生产需要,因而具备良好的推广及应用前景。
目前现有专利大都采用Nb、V、Ti单一或复合微合金化来细化晶粒,有的甚至加入了Ni、Mo元素来改善钢材性能,随着原材料价格的日益增加,钢材的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99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