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提高颗石藻内β-葡聚糖含量的培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9070.7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7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周成旭;田甜;严小军;刘宝宁;陈海敏;骆其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38 | 分类号: | C12N1/38;C12R1/89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提高 颗石藻内 聚糖 含量 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颗石藻的培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提高颗石藻内β-葡聚糖含量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β-葡聚糖在细菌、真菌、高等植物以及微藻等生物体中都有代谢累积,具有抗肿瘤、抗感染、降低胆固醇、增强防护系统、噬菌作用以及免疫调节等功能,是动物饵料添加剂、保健食品添加剂和活性免疫制剂的重要原料。从不同生物来源中提取β-葡聚糖,其得率、纯度以及活性大小也都不同,因此,人们仍然在致力于筛选具有稳定高含量和高生物活性的不同生物来源的β-葡聚糖。海洋微藻(如角毛藻、金藻3011和颗石藻)是海洋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海洋微藻生长速度快,更新周期短,不占用耕地等优势,是海洋资源开发的重要对象。β-葡聚糖是藻类光合作用代谢产物,因此,从快速生长的微藻中生产制备高含量、高纯度和高生物活性的β-葡聚糖,是综合开发利用海洋微藻资源系列生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颗石藻又称圆石藻或球石藻,分布在温度较低的冷水海域,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0375783,名称为圆石藻的室外大面积养殖和加式方法的发明专利,就公开了通过一级育苗、二级扩种、三级扩种、室外培养:以密度10~15万cell/ml接种于盐度(NaCl的重量含量)为2.5~3.0%、PH为7~9的海水培养液,该海水培养液中还添加有N、P、C和Fe元素,其中NaNO3浓度为0.3~0.8毫摩尔/升,K2HPO4浓度为0.03~0.08毫摩尔/升,培养至密度106 /毫升采收,该发明只是针对圆石藻的育种和扩种及圆石藻成熟体中增加钙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培养方法,需要N、P、C和Fe等元素。目前未发现提高β-葡聚糖含量的微藻培养的公开报道,更未针对颗石藻中β-葡聚糖含量提高的培养方法报道,通常颗石藻成熟体的β-葡聚糖为20.36pg/cell(干重计)左右,得率(β-葡聚糖纯糖重量/藻粉重量)为0.31%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β-葡聚糖含量显著提高,且纯度较高的快速提高颗石藻内β-葡聚糖含量的培养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提高颗石藻内β-葡聚糖含量的培养方法,包括将颗石藻苗接种于盐度为25~30‰的海水培养液,在温度为15~25℃,光照强度为2000~5000 Lux培养条件下培养,在采收颗石藻成熟体前5~10小时,在所述海水培养液中添加浓度为5g/L的磷酸二氢钠溶液,所述海水培养液与所述磷酸二氢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000: 0.8~1.2。
在所述海水培养液中所述颗石藻苗的接种密度为1.9~2.1×105cell/ml。
所述海水培养液中盐度为25~26‰。
所述培养条件中温度为21~23℃,光照强度为2500~3000 Lux。
在于所述海水培养液与磷酸二氢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000: 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种快速提高颗石藻内β-葡聚糖含量的培养方法,包括将颗石藻苗接种于盐度为25~30‰的海水培养液,在温度为15~25℃,光照强度为2000~5000 Lux培养条件下培养,在采收颗石藻成熟体前5~10小时,在海水培养液中添加浓度为5g/L的磷酸二氢钠溶液,海水培养液与磷酸二氢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000: 0.8~1.2。这样在采收前最后5~10小时,是颗石藻成熟体的细胞密度最大时期,添加磷酸二氢钠使颗石藻成熟体快速代谢,β-葡聚糖增殖迅速,累积率高,而培养5~10小时后就采收,消耗也较少,颗石藻成熟体内的β-葡聚糖含量就较大,达到22pg/cell(干重计)以上,纯度也达纯度为93%以上,生物活性较高;因此本发明是一种β-葡聚糖含量显著提高,且纯度较高的快速提高颗石藻内β-葡聚糖含量的培养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90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