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收线恒张力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4677.6 | 申请日: | 2011-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9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何宏伟;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9/36 | 分类号: | B65H59/36;B65H59/1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线 张力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收圈或收卷铜线、铝线、铜合金线以及铝合金线材的收线机,尤其涉及一种收线恒张力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收线机采用力矩电机收线,无恒张力调节机构,由于力矩电机为恒功率输出,速度与牵引力成反比,收线轴转速不同,线材上受到的拉力不同来调节收线张力。这种结构的张力调节方式在使用中存在以下缺点:1、在空盘时转速高,牵引力小,线材易松弛,在满盘时转速低,牵引力大,易将线材拉细,甚至拉断;2、手动调节力矩电机调速器,调节粗略,调节的值往往都偏大,线材受的牵引力偏大,容易拉细线材;3、在排线换向时不稳定,线材或松或紧;4、适合于低速旋转,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收线恒张力机构,其结构紧凑且使用安全可靠,同时克服了目前收线张力调节不精确、空盘和满盘张力变化大及换向时张力不稳定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收线恒张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行程开关一、滑座、光杠、行程开关二、导轨、机架、下导轮组、上导轮组、链条、链轮一、链轮二、气缸、大齿轮、电位器、小齿轮和轴,所述行程开关一和行程开关二均安装在机架的左侧壁上,所述行程开关二位于行程开关一的上方,所述圆柱、光杠和导轨均安装在机架的中部,所述圆柱和导轨分别位于光杠的左右两侧,所述滑座安装在光杠上且与光杠滑动连接,所述导轨上安装有对滑座起导向作用的导向机构;所述上导轮组设置在滑座后方且与滑座固定连接,所述下导轮组设于上导轮组下方;所述链轮一和链轮二均安装在机架的上端,所述链轮一设置在链轮二的后方,所述小齿轮和链轮二均安装在轴上,所述大齿轮设于小齿轮左方且与小齿轮相啮合,所述电位器安装在机架上且与大齿轮连接;所述气缸安装在机架的前部,所述链条的一端与机架连接,所述链条的另一端依次经过链轮一和链轮二后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上述的收线恒张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安装在导轨前后两侧的小轴一和小轴二,所述小轴一和小轴二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小轴一和小轴二均对称设置在滑座上方和下方。
上述的收线恒张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轴二为偏心轴。
上述的收线恒张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器通过支架安装在机架上。
上述的收线恒张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杠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压簧,所述光杠穿过两压簧,所述压簧与机架固定连接。
上述的收线恒张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的端部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圆柱固定连接。
上述的收线恒张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橡胶垫和压簧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圆柱、橡胶垫和压簧均上下对称设置。
上述的收线恒张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气源三联件,所述气源三联件通过气管与气缸的有杆腔连接。
上述的收线恒张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还与设置在机架上的气囊连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使用安全可靠。
2、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整个收线过程张力自动调节,无需人工再去调节。
3、张力调整不受空盘和满盘重量差别的影响,克服了目前收线张力调节不精确、空盘和满盘张力变化大及换向时张力不稳定的缺陷,实现了恒张力控制。
4、用齿轮传动将信号放大,转换为电压信号输出,控制精确、灵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2的C-C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气路系统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圆柱; 2-橡胶垫; 3-行程开关一;
4-滑座; 5-光杠; 6-行程开关二;
7-导轨; 8-压簧; 9-机架;
10-下导轮组; 11-上导轮组; 12-链条;
13-链轮一; 14-链轮二; 15-气缸;
16-气源三联件; 17-小轴一; 18-小轴二;
19-大齿轮; 20-电位器; 21-小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机器有限公司,未经西北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46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质量飞轮检测量具
- 下一篇:基于焊接深度精确估算的电焊机自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