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α-烯烃气相流化床反应器聚合反应快速启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411899.2 | 申请日: | 2011-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8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常宝;王海平;卢玉坤;李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10/00 | 分类号: | C08F10/00;C08F10/02;C08F2/34;C08F4/6592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傅玉英 |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1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流化床 反应器 聚合 反应 快速 启动 方法 | ||
1.一种α-烯烃气相流化床反应器聚合反应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氮气、乙烯将气相法流化床反应器内的微量水分置换后,首先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引发启动α-烯烃聚合反应或α-烯烃共聚合反应,然后再切换到常规铬系催化剂α-烯烃聚合或α-烯烃共聚合反应体系,同时停止加入茂金属催化剂,转入常规α-烯烃气相流化床反应器聚合反应。
2.按照权利要求1的α-烯烃气相流化床反应器聚合反应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茂金属催化剂是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其加入量为以100重量份α-烯烃聚合物或α-烯烃共聚物为基准,催化剂用量为0.01~0.03重量份。
3.按照权利要求1的α-烯烃气相流化床反应器聚合反应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α-烯烃是乙烯、丙烯、丁烯、己烯和辛烯。
4.按照权利要求1的α-烯烃气相流化床反应器聚合反应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①置换
a.氮气置换
装床后,控制氮气压力0.7MPa~1.1MPa,系统升温至85℃~88℃;按照现有技术的置换方法,置换至系统水分≤5ppm;
b.乙烯置换
氮气置换水含量降至5ppm后,系统切乙烯置换,控制乙烯压力0.7MPa~1.1MPa,按照现有技术的置换方法,置换至系统水分≤1ppm;
②茂金属催化剂引发启动α-烯烃聚合反应或共聚合反应
a.建立α-烯烃浓度
系统水含量低于1ppm且稳定后,系统通入α-烯烃,并根据反应温度控制适合的α-烯烃浓度;
b.启动α-烯烃聚合反应或共聚合反应
α-烯烃浓度稳定后,通入茂金属催化剂引发启动聚合反应,工艺指标控制如下:
③切换催化剂体系
a.催化剂切换
茂金属催化剂引发启动α-烯烃聚合反应或共聚合反应稳定后,切换到常规铬系催化剂聚合反应体系,同时停止加入茂金属催化剂;
b.提高聚合温度
通过调整α-烯烃单体或α-烯烃共聚单体进料,随着铬系催化剂聚乙烯粉料逐渐置换茂金属催化剂床层,逐渐将聚合温度提高到正常工艺指标范围内;
c.加入氢气
待茂金属催化剂粉料被常规铬系催化剂置换完全后,逐渐加入氢气至氢气/α-烯烃单体摩尔比值至正常值;
d.转入正常操作
调整反应温度及α-烯烃单体或α-烯烃共聚单体的加入量,使目标产品合格;铬系催化剂正常生产工艺指标控制如下:
5.按照权利要求1的α-烯烃气相流化床反应器聚合反应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乙烯气相流化床反应器聚合反应快速启动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①置换
a.氮气置换:装床后,控制氮气压力1.0MPa~1.1MPa,系统升温至85℃~88℃;按照现有技术的置换方法,置换至系统水分≤5ppm;
b.乙烯置换:氮气置换水含量降至5ppm后,系统切乙烯置换,控制乙烯压力1.0MPa~1.1MPa,按照现有技术的置换方法,置换至系统水分≤1ppm;
②茂金属催化剂启动乙烯-己烯共聚合反应
a.建立己烯浓度:系统水含量低于1ppm且稳定后,系统通入己烯,并控制己烯/乙烯(摩尔比)=0.005~0.010;
b.启动乙烯-己烯共聚合反应
建立己烯浓度稳定后,通入茂金属催化剂启动聚合反应,工艺指标控制如下:
③切换催化剂体系
a.茂金属催化剂启动乙烯-己烯共聚合反应稳定后,切换到常规铬系催化剂聚合反应体系,同时停止加入茂金属催化剂;
b.由丁烯单体替代己烯进料,并逐渐将聚合温度提高到正常范围内;
c.待茂金属催化剂粉料被常规铬系催化剂置换完全后,逐渐加入氢气至氢气/乙烯比值0.020~0.030;
d.转入常规乙烯气相流化床反应器聚合反应
调整反应温度及乙烯单体的加入量,使高密度聚乙烯产品符合质量标准;铬系催化剂正常生产工艺指标控制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18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