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短双歧杆菌及食品中甲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1493.4 | 申请日: | 201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7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明;杜季梅;孙晶;曹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Q1/02;G01N21/31;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艳赞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双歧 杆菌 食品 中甲胺磷 农药 残留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甲胺磷农药的微生物检测领域,涉及一种短双歧杆菌菌株及以该菌株为工作菌株进行食品中甲胺磷农药残留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农药残留超标已成为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之一。仅2010年以来,我国发生“海南毒豇豆”、“青岛检出1930千克韭菜农药超标”等一系列农药残留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我国每年因食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造成的中毒事件屡屡发生,因此,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及时、准确地分析检测事关重大,建立快速、简便、安全、准确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是食品安全发展的必然需求。
甲胺磷是一种高效、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广谱性的有机磷杀虫剂,适用于蔬菜、茶树、水稻、小麦等作物,能有效防治多种害虫。但甲胺磷的过量使用,使其在蔬菜水果中高残留,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因此我国已限量使用,检测食品中甲胺磷残留量列为残留监控重点。
目前,针对食品甲胺磷农药残留一般有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光光度计、化学发光法、酶抑制法、毛细管电泳技术(CE)等。用上述方法检测存在仪器设备复杂、样本前处理和测定操作繁琐的缺陷,设备成本大,检测费用高,对检测人员的要求也高,不适合大量样本筛检,不利于在基层食品检测部门推广应用。开发一种操作方便、费用低、可靠、可用大量检测样品中甲胺磷的检测方法势在必行。而其首要一环是筛选一种对甲胺磷普遍敏感且敏感性稳定、检测限低、生长迅速地指示菌。迄今为止,尚无筛选出甲胺磷敏感性高、特异性高的双歧杆菌工作菌株及其在食品中甲胺磷残留检测应用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筛选出不易受杂菌污染影响并对甲胺磷农药敏感的双歧杆菌菌株,并据此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灵敏度高、能够普遍推广应用的以该菌株为工作菌株进行食品中甲胺磷农药残留检测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甲胺磷对发酵的抑制作用来确认食品样品中是否含有的甲胺磷残留,可以有效地检测食品中残留的甲胺磷农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株对甲胺磷敏感性高并应用于甲胺磷检测的短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breve) LJM-006 CGMCC No.5418。
本发明的短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breve) LJM-006,于2011年10月2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简称为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分类命名为短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breve),保藏编号为CGMCC No.5418。
本发明的短双歧杆菌LJM-006分离于一名浙江省健康青年人粪便中。
本发明的短双歧杆菌LJM-006菌株具有下述微生物学特征:
(1)菌落形态:LJM-006菌株在平板上菌落呈灰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有光泽、表面光滑、凸起、质地软、边缘整齐,直径1-1.5mm;
(2)个体形态:为不规则G+无芽孢杆菌,有直杆、弯杆、火柴头状、哑铃形状和大雁状,其中以大雁状为主;
(3)生理生化特征:D-核糖(+);L-阿拉伯糖(-);乳糖(+);纤维二糖(-);松三糖(+);棉籽糖(+);山梨醇(-);淀粉(-);葡萄糖酸钠(-);木糖(-);甘露糖(+);果糖(+);半乳糖(+);蔗糖(+);麦芽糖(+);海藻糖(-);密二糖(+);甘露醇(+);菊糖(-);水杨素(-);F6PPK酶(+);对氧的反应(在好气固体培养基上不生长);硝酸盐还原(-);触酶(-);靛基质反应(-);
(4)厌氧下生长良好,有氧环境中不生长。最适生长温度37-41℃;最低生长温度25-28℃;最高43-45℃;生长最适pH 6.5-7.0;在pH4.5-5.0或8.0-8.5不生长。
LJM-006菌株与同属同种标准菌株相比对甲胺磷敏感性提高了100倍以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食品中甲胺磷残留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菌株活化:将上述短双歧杆菌LJM-006菌株接种于营养琼脂斜面培养基上,调节该培养基的pH值至6.8~7.2,于35~37℃下进行优化培养,并进行转种继代培养;
(2)菌悬液制备:取步骤(1)所得短双歧杆菌LJM-006接种于营养琼脂斜面培养基,35±2℃厌氧培养24小时,用灭菌生理盐水将菌苔洗下,制成悬液,调整其OD600值至0.25~0.35,置2-8℃冰箱中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学院,未经温州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14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辅助可变k因子控制
- 下一篇:插件获取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