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岩陀种子萌发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8679.4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7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根;杨生超;陈军文;孟珍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08 | 分类号: | A01C1/08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康珉 |
地址: | 65020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种子 萌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岩陀种子萌发的方法,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岩陀(Rodgersia sambucifo1ia Hemsl.)又名西南鬼灯檠,为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鬼灯檠属(Rodgersia Hemsl.)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状茎入药。被云南省药品标准(1974)和中国药典(1977)收载,具有镇咳祛痰等功效,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目前,由于市场对岩陀的需求量大,其制药原料全部依靠采挖野生岩陀,长期过度无序的采挖,导致岩陀野生资源严重破坏。岩陀种子存在休眠且发芽率低,因此,生产上大多采用根茎切割繁殖方法。但是根茎切割繁殖方法繁殖系数低,无法满足大面积种植和推广。
发明内容
为解决岩陀种子具有休眠而发芽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岩陀种子萌发的方法,它可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率,使岩陀有性繁殖提供良好基础。对于提高岩陀繁殖系数、保护期野生资源,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岩陀种子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将采集到的岩陀种子用水选的方法去除杂质和瘪粒;
(2)种子消毒:将步骤(1)所选种子用2%次氯酸钠消毒4~5min;所述的百分数是质量分数;
(3)赤霉素处理:
将经步骤(2)消毒的岩陀种子用25~400mg/L的赤霉素浸种8~10小时,之后再用清水冲洗3~5次;
(4)将过滤纸放入玻璃培养皿中,再将经步骤(3)浸种处理岩陀种子放在过滤纸上并将该玻璃培养皿置于20℃培养箱中,在玻璃培养皿中加入蒸馏水使过滤纸保持湿润,培养至种子萌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是步骤(3)所述的赤霉素的浓度为50mg/L,能使种子萌发率达到80.7%。最佳的是步骤(3)所述的赤霉素的浓度为100mg/L,能使种子萌发率达到88.0%。
本发明方法特别显著地提高了岩陀种子的发芽率,有效解决岩陀种子由于其休眠特性发芽率低的问题,发芽率可达到73~88%,比对照提高55~66.7倍,为岩陀有性繁殖提供了良好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提高岩陀种子萌发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选种:将采集到的岩陀种子,用水选的方法去除杂质和瘪粒;
(2)种子消毒:将步骤(1)所选种子用2%次氯酸钠消毒4~5min;百分比(%)是质量分数。
(3)赤霉素处理:
将经步骤(2)消毒的岩陀种子用25mg/L的赤霉素GA3浸种8小时,之后再用清水冲洗3次;
(4)将经步骤(3)浸种处理岩陀种子置于20℃培养箱中,本试验使用的培养皿直径为9cm的玻璃培养皿,加入种子之前先垫俩张直径为9cm的过滤纸,然后放入种子,之后加蒸馏水,使过滤纸保持湿润。每培养皿放入5粒种子,重复3次。萌发效果详见表1。
实例2-实施例5除表1所列措施不同外其余措施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叙述。
实施例1-实施例5分别设有对照1、对照2、对照3、对照4、对照5,对照1、对照2、对照3、对照4、对照5除表1所列措施不同外,其余措施分别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相同,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86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