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垫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08579.1 | 申请日: | 2011-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7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 发明(设计)人: | 潜力;王昱权;冯辰;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14 | 分类号: | H05B3/14;H05B3/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垫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加热垫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从1991年日本科学家饭岛澄男首次发现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 CNT)以来,以碳纳米管为代表的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近几年来,随着碳纳米管及纳米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广阔应用前景不断显现出来。
由于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电热性能,故,碳纳米管广泛应用于加热领域。现有技术揭示了一种从碳纳米管阵列中拉取碳纳米管膜作为加热材料之应用,然,由于直接从碳纳米管阵列中拉取的单层碳纳米管膜较为脆弱,不利于实际应用。而简单地将拉取后的多个单层碳纳米管膜叠加增强其强度的方法,由于往往需要将上百层的碳纳米管膜进行反复叠加,存在制备效率较低且方法难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简单、快速制备加热垫的方法。
一种加热垫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旋转轴,该旋转轴为一柱体,且具有一旋转轴心;提供一柔性基底,在所述柔性基底表面设置至少两个电极,将所述柔性基底设置于所述旋转轴表面,使所述柔性基底设置有电极的表面远离所述旋转轴;提供一碳纳米管阵列,从所述碳纳米管阵列中拉取一碳纳米管膜,并将所述碳纳米管膜固定于所述柔性基底的表面;旋转所述旋转轴,所述碳纳米管膜连续地从所述碳纳米管阵列中拉出并缠绕于所述柔性基底的表面,从而在所述柔性基底的表面形成一碳纳米管层;以及将所述柔性基底及碳纳米管层沿平行于旋转轴轴心的直线断开,从而形成所述加热垫。
一种加热垫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旋转轴,该旋转轴为一柱体,且具有一旋转轴心;提供一柔性基底,将所述柔性基底设置于所述旋转轴;提供一碳纳米管阵列,从所述碳纳米管阵列中拉取一碳纳米管膜,并将所述碳纳米管膜固定于所述柔性基底的表面;旋转所述旋转轴,将所述碳纳米管膜缠绕于所述柔性基底的表面,从而在所述柔性基底的表面形成一碳纳米管层;
将所述柔性基底及碳纳米管层沿平行于旋转轴的轴线断开;以及在所述碳纳米管层表面平行且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电极。
一种加热垫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旋转轴,该旋转轴为一柱体,且具有一旋转轴心;提供一碳纳米管阵列,从所述碳纳米管阵列中拉取一碳纳米管膜,并将所述碳纳米管膜固定于所述旋转轴的表面;旋转所述旋转轴,将所述碳纳米管膜缠绕于所述旋转轴的表面,从而在所述旋转轴的表面形成一碳纳米管层;将所述碳纳米管层沿平行于旋转轴轴心的直线断开并与所述旋转轴脱离;以及在所述碳纳米管层表面平行且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电极。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从一碳纳米管阵列中拉取获得一碳纳米管膜,并将该碳纳米管膜快速缠绕于一旋转轴,从而形成多层碳纳米管膜相互堆叠的碳纳米管层,然后将所述碳纳米管层断开,通过该方法可以快速高效地制备由多层碳纳米管膜堆叠成的加热垫。此外,在所述加热垫中,所述柔性基底与碳纳米管紧密结合使该加热垫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制备加热垫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从碳纳米管阵列中拉取获得的碳纳米管膜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制备加热垫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制备加热垫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85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放式水浴盆栽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LED补光室内循环生态种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