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门的关闭锁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7864.1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木下英纪;井上宪明;中世峰辉;田代晃照;结城忠雄;小田敏嗣;近藤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B65/22 | 分类号: | E05B65/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晓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关闭 锁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卡合构件、被卡合构件及锁定解除操作部的车门的关闭锁定装置,其中,上述卡合构件以能在锁定位置与锁定解除位置间移动的状态安装于车辆的车门上,上述被卡合构件设于上述车辆的出入口侧,并在上述车门关闭上述出入口时与位于上述锁定位置的上述卡合构件卡合,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是被手动操作的构件,能进行动作以使上述卡合构件从上述锁定位置移动至锁定解除位置。
背景技术
与上述相关联的折叠门的关闭锁定装置记载于专利文献1中。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折叠门的关闭锁定装置包括:设于折叠门侧的纵棒状的卡合构件;设于车辆的出入口的顶板部,并与上述卡合构件的上端爪部卡合的被卡合部;以及将上述卡合构件的上端爪部保持于与被卡合部卡合的锁定位置的弹簧材。
另外,在折叠门的室内侧设有用于打开该折叠门的把手,在该把手的内侧安装有以克服弹簧材的力而将关闭锁定装置的卡合构件往下拉的方式构成的锁定解除杆。此外,在把手上还设有用于对锁定解除杆的动作进行限制的限制构件。上述限制构件以能在禁止锁定解除杆的动作的禁止位置与允许锁定解除杆的动作的动作允许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构成。
因此,通过使上述限制构件移动至动作允许位置并操作锁定解除杆,可将车门的关闭锁定装置的卡合构件往下拉而解除关闭锁定状态。即,能从室内侧打开折叠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63-85771号公报
然而,上述折叠门的关闭锁定装置采用的是通过使限制构件在禁止位置与动作允许位置之间移动来禁止或允许锁定解除杆的动作的结构。因此,在将限制构件保持于动作允许位置的状态下,能从室内侧操作锁定解除杆以自由地解除车门的关闭锁定状态。即,在忘记将限制构件设置于禁止位置的情况下,当锁定解除杆被误操作时,折叠门的关闭锁定状态可能会被解除,这点是不理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即便在错误地对锁定解除操作部进行操作的情况下,也不解除车门的关闭锁定装置的锁定状态。
上述技术问题能通过各技术方案的发明得以解决。
技术方案一的发明的车门的关闭锁定装置包括:卡合构件,该卡合构件以能在锁定位置与锁定解除位置间移动的状态安装于车辆的车门上;被卡合构件,该被卡合构件设于上述车辆的出入口侧,并在上述车门关闭上述出入口时与位于上述锁定位置的上述卡合构件卡合;以及锁定解除操作部,该锁定解除操作部是被手动操作的构件,能进行动作以使上述卡合构件从上述锁定位置移动至上述锁定解除位置,其特征是,上述车门的关闭锁定装置还包括禁止解除锁定机构,该禁止解除锁定机构在上述卡合构件位于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对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的动作进行禁止,上述禁止解除锁定机构采用以下结构:能通过对该禁止解除锁定机构在恒定方向上持续施加力的手动操作来解除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的动作禁止状态。
根据本发明,禁止解除锁定机构采用以下结构:能通过在恒定方向上持续施加力的手动操作来解除锁定解除操作部的动作禁止状态。因此,在打开车门的情况下,通过手动操作对禁止解除锁定机构在恒定方向上持续施加力,在该状态下,手动操作锁定解除操作部以使卡合构件从锁定位置移动至锁定解除位置。藉此,车门的关闭锁定装置的锁定状态被解除,从而使车门处于能打开的状态。
即,在对锁定解除操作部进行手动操作的情况下,需对禁止解除锁定机构在恒定方向上持续施加力。因此,即便没有解除关闭锁定状态的意思而错误地对锁定解除操作部施加力,也不会解除车门的关闭锁定装置的锁定状态。
根据技术方案二的发明,其特征是,锁定解除操作部采用的是通过以旋转中心轴作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利用设于该锁定解除操作部的按压部将上述卡合构件按压至锁定解除位置的结构,禁止解除锁定机构采用以下结构:能通过对该禁止解除锁定机构持续施加与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的旋转中心轴平行的方向上的力的手动操作来解除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的旋转动作禁止状态。
这样,由于对禁止解除锁定机构施加力的方向与锁定解除操作部的操作方向不同,因此能可靠地防止误操作。另外,能以一只手进行禁止解除锁定机构和锁定解除操作部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车体株式会社;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车体株式会社;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78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尾气净化用催化剂装置
- 下一篇: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