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软件方式SPI通信速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7159.1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5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诚;陈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爱信诺航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32 | 分类号: | G06F1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徐雯琼 |
地址: | 20024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软件 方式 spi 通信 速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软件方式SPI通信速率的方法,尤其适用于时钟速率有上限或产品芯片已经选定,电路结构不易改变的系统。
背景技术
SPI接口的全称是“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意为串行外围接口,是一种高速、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并且连线简单,节省电路空间,近年来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目前SPI通信中,有很大一部分应用是主机采用软件的方式(即通过GPIO(通用输入输出)端口产生高低电平) 模拟SPI通信协议与从设备进行通信。尤其是一些比较低端的通用单片机控制器芯片MCU中常常不集成SPI模块,主机用软件方式模拟SPI端口的应用方式就更为普遍。
图1是目前普遍采用的软件方式SPI方法的示意图,目前普遍采用的软件方式SPI通信是首先将待发送SPI通信数据通过CPU逐位比较的方式转换成串行数据(0/1),然后根据串行数据在GPIO端口产生SPI通信需要的时钟驱动和数据驱动(GPIO端口翻转),这整个过程需要在CPU控制下完成,占用了大量CPU资源。
这种方法方便可行,省去了对控制器集成SPI模块的要求也降低了硬件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但是由于通过软件方式模拟SPI通信在GPIO端口上产生翻转需要花费大量的CPU处理时间,系统最快通信速率受限于系统工作频率和CPU处理性能,通信速度很难提高,成为这种应用方式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软件方式SPI通信速率的方法,大大提高了软件方式SPI通信速率和系统的工作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软件方式SPI通信速率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对单片机MCU系统进行初始化;
步骤2、设定SPI通讯协议;
步骤3、建立用于将待发送SPI数据解析成GPIO端口驱动数据的解析数组[0-f];
步骤4、将待发送的SPI数据通过步骤3中的解析数组解析成用于驱动GPIO端口的驱动数组;
步骤5、为DMA传输创建连续的存储区;
步骤6、对DMA模块进行正确配置,为SPI数据发送做好准备;
步骤7、启动DMA传输,在GPIO端口上产生软件模拟的SPI数据通信波形;
步骤8、检查待发送数据是否已经全部发送完成,如果发送完成则程序退出,否则返回步骤4准备开始下一次数据传输。
所述的步骤1中,初始化包括配置堆载、配置时钟频率、中断设置、配置外设接口GPIO和DMA模块。
所述的步骤2中,设定为在系统时钟CLK的上升沿或者下降沿读取SPI数据线MOSI线上的数据,设定发送的数据是LSB低位在先或者是MSB高位在先。
所述的步骤3中,解析数组[0-f]是专门用于将待发送的SPI数据变换成GPIO端口驱动数据的一个映射方法。
所述的步骤5中,存储区创建于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中。
所述的步骤6中,使能DMA模块及DMA中断,每发送一个字节可产生一个完成中断,然后再通过查步骤3中的解析数组表发送另一个字节。
本发明大大提高了软件方式SPI通信速率和系统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软件方式SPI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通用单片机控制器芯片MCU的模块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功能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5是对本发明进行验证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2~图5,具体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其中图2给出了一个通用MCU的模块框图,包括CPU、只读存储器ROM、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闪存Flash、通用输入输出接口GPIO、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串行外围接口SPI、直接访问存储器DMA、计时器TIMER和看门狗电路Watchdog等。在很多应用中,除了使用单片机MCU自带的SPI接口模块,也会通过GPIO来模拟其他串行总线,如SPI接口来实现某些功能。
通常MCU中的模拟串行总线,如SPI,采用CPU控制GPIO方式,效率和性能比较低,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软件方式SPI通信速率的方法,基于DMA操作,在不通过CPU干预的方式下,将数据直接从存储器写到GPIO数据寄存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爱信诺航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爱信诺航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71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气式自适应可变形叶片
- 下一篇:提高LED光效的侧入光式背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