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硫化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5976.1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5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宫崎雄策;高田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33/10 | 分类号: | B29C33/10;B29C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吴京顺;任晓航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硫化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硫化生胎的轮胎硫化用模具。
背景技术
制造充气轮胎时,为了硫化贴有轮胎构成构件的生胎,会使用轮胎硫化用模具。轮胎硫化用模具通过加热来硫化生胎,同时通过设置在轮胎硫化用模具的轮胎成形面上的凹凸部,在轮胎胎面部的表面形成胎面花纹。
硫化时,多余的空气将封闭在轮胎硫化用模具内,此外,因硫化而产生的气体也会封闭在轮胎硫化用模具内。这些空气和气体介存在轮胎硫化用模具的轮胎成形面和生胎之间,使生胎局部未充分加热,其结果,生胎的橡胶材料未能顺利流动,从而因橡胶填充不足等原因而在硫化后的轮胎表面产生硫化故障。因此,为了将空气和硫化时产生的气体排至外部,轮胎硫化用模具中设有排气装置。
作为排气装置,例如现已提出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轮胎硫化用模具,其在轮胎硫化用模具的轮胎成形面设置细长孔,并在该孔中埋设叶片,由此在叶片和上述孔的长边之间形成微小间隙(日本专利特开2009-269363号公报)。通过该微小间隙,空气和气体将排至轮胎硫化用模具的外部。
日本专利特开2009-269363号公报内记载的轮胎硫化用模具中使用的叶片是固定在上述细长孔中,所以埋设时其抵接于该细长孔的部分长边上。因此,微小间隙未形成为跨越细长孔的整个长边,从而向轮胎成形面开口的微小间隙将面积有所减小。如此,为了充分利用上述细长孔作为排气槽,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轮胎硫化用模具仍存在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硫化用模具,其有效利用形成于轮胎成形面上、且在埋设叶片时留有微小间隙的排气槽,可进一步提高空气和气体的排放效率。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为用来硫化生胎的轮胎硫化用模具。所述轮胎硫化用模具含有:具有胎面成形面的胎面模具,以及具有胎侧成形面的侧面模具。
所述胎面模具具有:
向轮胎成形面开口而形成的细长排气槽;
被嵌入于所述排气槽中,且与排气槽之间留出微小间隙而埋设的板状叶片;以及
使所述排气槽与所述轮胎硫化用模具的外部连通的排气孔。
所述排气槽的长度尺寸在模具深度方向途中变短,由此,所述排气槽含有:位于所述轮胎硫化用模具的模具表面一侧的上侧槽部;以及位于所述轮胎硫化用模具的模具背面一侧,且所述长度尺寸小于所述上侧槽部的下侧槽部。
所述上侧槽部的厚度尺寸大于所述叶片的厚度尺寸,所述下侧槽部的厚度尺寸为所述叶片的厚度尺寸以下。
所述叶片嵌入并埋设到所述排气槽中后,所述叶片至少与所述上侧槽部的底面和所述下侧槽部的厚度方向两侧端面相抵接。
所述叶片上设有使所述上侧槽部和所述下侧槽部连通的连通部。
利用上述实施方式的轮胎硫化用模具,可进一步提高空气和气体的排放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是说明使用本实施例所述轮胎硫化用模具的轮胎硫化装置概要的图;
图1B是说明图1A所示轮胎硫化装置在硫化后不久的配置的图;
图2是举例说明图1A所用轮胎硫化用模具的轮胎成形面局部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轮胎硫化用模具中排气槽与叶片概略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2的A-A剖面图;
图5是图2的B-B剖面图;
图6是图5的C-C剖面图;
图7是从排气槽开口部看图3所示排气槽与叶片时,排气槽与叶片的平面图;
图8是从排气槽开口部看图3所示排气槽(未埋设叶片的状态)时,排气槽的平面图;
图9是从侧面表示将叶片嵌入排气槽时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叶片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排气槽内部的剖面图;
图12是表示叶片其他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13是表示叶片另一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14是表示其他类型模具的剖面图;
图15是表示排气孔变形例的模具剖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1轮胎硫化装置
2胎面模具
3侧面模具
4气囊
5a上板
5b下板
5c轴
6升降部
7支撑部
8导向环
10模具
12轮胎成形面
13背面
14排气槽
15上侧槽部
15a长度方向端面
15b厚度方向端面
15c底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滨橡胶株式会社,未经横滨橡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59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终端
-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组件聚合物背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