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血化瘀的中药制剂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5658.5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0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林德良;陈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汉典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21/31;A61K36/537;A61K9/20;A61P9/10;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曹津燕;侯淑红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血化瘀 中药 制剂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血化瘀的中药制剂的检测方法,特别是涉及复方丹参肠溶片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复方丹参肠溶片是由丹参、三七、冰片为原料加辅料制成的中药制剂,并以肠溶包衣避免了冰片对胃部粘膜的刺激。方中丹参为君药,能祛瘀、活血,三七为臣药能加强君药散瘀的功效,瘀散则血自归经,故有散瘀止血之功。全方功效活血化瘀,临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现有技术对丹参制剂的检测方法多为对单一化学成分的定量检测和对多种化学成分的定量检测。由于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众多且活性成分多数不明确,这样的检测方法仅能精确标示某个成分含量,而不能反映药物的活性,难与功效相关。现已发现在复方丹参制剂中,丹参中的丹参酮I、丹参酮II A、丹参酮I B、丹参新酮、二氢丹参酮I、2-异丙基-8-甲基菲-3,4-二酮、异丹参酮IIA、异丹参酮IIB、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C体外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作用,三七中的三七素、三七总皂苷也有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和抗血栓的作用,他们都是丹参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物质基础。但研究同时又发现,上述药效物质在含量几乎无变化的情况下,其活血化瘀的功效却可能明显降低甚至消失。所以需要建立适宜的检测方法以对其药效基础成分进行整体控制,从而有效地保证药物疗效。故寻找一种化学测定联合生物活性测定的检测方法来反映中药制剂疗效的好坏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以中药制剂,例如复方丹参肠溶片中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组、生物活性的测定来反映临床疗效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化学检测方法和生物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活血化瘀的中药制剂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所述中药制剂,其中,所述液相色谱的条件包括:
采用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
采用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1%甲酸溶液(V/V)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
上述检测方法中,所述梯度洗脱的程序为:
0~15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20%-40%∶80%-60%;
15~17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40%-60%∶60%-40%;
17~35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60%-100%∶40%-0%;
35~37分钟,流动相A:100%。
上述检测方法中,所述液相色谱的条件还包括:检测波长为250nm-390nm,优选为250nm;柱温为25℃-35℃,优选为30℃-35℃,更优选为35℃;流速为0.6-1mL/min,优选为1mL/min。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上述检测方法中,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所述中药制剂包括:
取所述中药制剂,研细,精密称定1.0250g细粉,加入50mL具塞锥形瓶中,加甲醇25ml,称重,超声处理15min,放冷,称重,用甲醇补足损失,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得到浓度为41mg/mL的样品溶液,然后采用如下液相色谱条件进行测定: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柱长为200mm,柱内径为4.6mm的Kromasil色谱柱;
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1%甲酸溶液(V/V)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洗脱的程序为:0~15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20%-40%∶80%-60%;15~17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40%-60%∶60%-40%;17~35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60%-100%∶40%-0%;35~37分钟,流动相A:100%;
检测波长为250nm;
柱温为35℃;
流速为1mL/min。
本发明的上述检测方法还包括:
(1)将所述中药制剂制备成浓度为25-100mg/mL的药液,然后与富血小板血浆以体积比为1∶5-10,优选为1∶8.3相混合,测定该混合液在600nm处的吸光度值;
(2)加入体积为所述药液2-4倍,优选为2倍量的浓度为10%(即10g/100ml)的胶原,测定加入胶原后混合液在600nm处的吸光度值;
(3)按以下公式计算血小板聚集率和药物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血小板聚集率=(加入胶原前吸光度值-加入胶原后吸光度值)/加入胶原前吸光度值
药物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空白组血小板聚集率-给药组血小板聚集率)/空白组血小板聚集率。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汉典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汉典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56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