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葵花籽软糖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4540.0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7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盛尔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G3/48 | 分类号: | A23G3/48;A23G3/4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吴彦峰;钱成岑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葵花籽 软糖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大部份地区盛产葵花子,但目前的葵花子除大部份用于榨油或炒熟作用消遣食品外,仅有小量地作为糕点的佐料。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向日葵子中的亚油酸能抑制血栓形成,总磷脂对预防高胆固醇、高脂血症都有作用。由于葵仁中含有脂蛋白、糖类和多种维生素,因此常食用能增强免疫力,并有补脾、润肠、止痢和消痛的作用,所以,葵花子对老年人或者儿童是康体免疫的小食品。可是,由于目前葵花子制品的品种单一,一直影响着人们大量而又经常食用,尤其对嗑皮困难的老年人或儿童来说更是欲食不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作出适应年龄范围广、营养丰富的葵花籽软糖的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葵花籽软糖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水在锅内烧开后,以淀粉比水为1∶2.5-3.5的比例加入淀粉,加热搅拌,并以淀粉比糖为1∶9.5-11.0的比例将糖分5-6次掺入淀粉糊内,经继续搅拌加热再在含糖淀粉糊内加糖比白矾为1∶0.001-0.003的比例加入白矾,使其达到114-120℃便为熬好的软糖;然后将熬好的软糖倒在铺满葵花籽的案板上,稍凉便在软糖的上面再覆盖葵花籽,并且边往四周拉薄软糖边在软糖的上下铺盖葵花籽,直至将软糖拉薄到0.5-1.5毫米,而又在其上下粘满葵花籽,晾凉切块便为葵花籽软糖。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葵花籽中还混合有芝麻仁、花生仁、核桃仁、榛子仁、松子仁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葵花籽中还混合有10-30%的葡萄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软糖粘结性、弹性好,可以将软糖拉伸的非常薄,而果仁又不易脱落,糖片间夏季不粘结。更为突出的是用此法作出的软糖可以大幅度降低糖含量,从而使这种软糖吃时既柔软,又不太甜,而且又满口果仁香味,非常适于老年人和儿童作为保健食品食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非限制性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将水在锅内烧开后,以淀粉比水为1∶2.5-3.5的比例加入淀粉,加热搅拌,并以淀粉比糖为1∶9.5-11.0的比例将糖分5-6次掺入淀粉糊内,经继续搅拌加热再在含糖淀粉糊内加糖比白矾为1∶0.001-0.003的比例加入白矾,使其达到114-120℃便为熬好的软糖;具体操作为:选用铜锅或不锈钢锅,将水在锅内烧开后,以淀粉和水为1∶2.5-3.5的(重量比,以下均同)比例加入淀粉,在炉灶上继续加热搅拌。淀粉可采土豆粉、地爪粉或绿豆粉,但以绿豆粉为最佳。搅拌时最好用竹板,也可用无异味的木板。当淀粉熟后成为浆糊状时,将以淀粉∶糖为1∶9.5-11.0的比例把糖加入淀粉糊中,糖以白砂糖最佳,也可用绵白糖,糖应分5-6次分批掺加淀粉糊中并不停顿地加热和搅拌,这样既便于淀粉糊与糖的混合,又便于控制糖的转化。当加入的糖熬开时,还应将糖∶白矾为1∶0.001-0.003的比例加入白矾,加入的白矾起转化糖浆的作用,同时转化糖浆还可用柠檬酸、葡萄糖浆替代。在此加热过程中应尽量采用文火熬制,并继续搅拌,以避糊锅底。当淀粉、糖达到114-120℃时,便为熬好的软糖,此温度应与季节不同而异,冬天以116℃为最佳温度,而夏天则以118℃为最佳温度。为了提高淀粉糊的香味,在熬好的软糖中还可加入少量的香兰素。葵仁在炒前应严格挑选,去除杂质及霉变葵仁,炒时严格控制火候,炒完晾凉后应采用机械摇筒或者用手工方法去除葵仁外层包着的薄皮,并吹出或簸出,制出纯葵仁,以便糖与葵仁粘得更牢。然后将熬好的软糖倒在铺满葵花籽的案板上,稍凉便在软糖的上面再覆盖葵花籽,并且边往四周拉薄软糖边在软糖的上下铺盖葵花籽,直至将软糖拉薄到0.5-1.5毫米,而又在其上下粘满葵花籽,晾凉切块便为葵花籽软糖。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葵花籽中还混合有芝麻仁、花生仁、核桃仁、榛子仁、松子仁中的一种或多种,葵花籽中还混合有10-30%的葡萄干。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盛尔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盛尔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45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