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车辆车端内风挡及其安装与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2279.0 | 申请日: | 201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9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林君山;郭建强;宋晓文;孙召进;朱雷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0 | 分类号: | B61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车端内 风挡 及其 安装 使用方法 | ||
1.一种轨道车辆车端内风挡,包括有纵向地连接于车体(7)端部的外侧与邻近内风挡之间的一组边框(6),安装于边框(6)上的胶囊、顶板(3)、底部渡板(4)和两侧的侧护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囊包括有,相互进行嵌入式搭接而连接成一体式结构的外层胶囊(1)和内层胶囊(2);
在一组边框(6)之间,外层胶囊(1)和内层胶囊(2)形成全周双层封闭的隔声整体结构;
内层胶囊(2)与边框(6)之间是滑动式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车端内风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胶囊(1)的周长大于内层胶囊(2)的周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车端内风挡,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6)的内侧设置有环形的安装槽,内层胶囊(2)的内端部嵌入到安装槽中并沿安装槽的内腔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车端内风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胶囊(1)和内层胶囊(2),均具有通过一次性成型工艺而制备成的整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轨道车辆车端内风挡,其特征在于:在边框(6)的四周端角处,分别设置有外凸的垂向安装的转轴(8);
在顶板(3)的四个端角处,分别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在顶板(3)发生水平偏转时可抵触于转轴(8)的顶角(9)。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轨道车辆车端内风挡,其特征在于:在底部渡板(4)的四个端角处,分别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在底部渡板(4)发生水平偏转时可抵触于转轴(8)的顶角(9)。
7.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轨道车辆车端内风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护板(5)采用具有薄壁结构的型材,并在其内侧喷涂有阻尼隔声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轨道车辆车端内风挡,其特征在于:在2节车体(7)之间,相对的2个边框(6)进行对挤安装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所述轨道车辆车端内风挡实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2节车体(7)之间,通过对挤连接方式、相对地组装一组车端内风挡;
在两侧边框(6)之间滑动地连接一组外层胶囊(1)和内层胶囊(2),从而外层胶囊(1)与内层胶囊(2)形成全周双层封闭的隔声整体结构;
在内层胶囊(2)的内周侧,顶板(3)、底部渡板(4)和两侧的侧护板(5)分别安装于边框(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车辆车端内风挡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框(6)的内侧设置有环形的安装槽,内层胶囊(2)的内端部嵌入到安装槽中并可沿安装槽的内腔往复滑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轨道车辆车端内风挡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胶囊(1)和内层胶囊(2),分别通过一次性成型工艺而制备成整体式结构;
外层胶囊(1)的端部嵌入到内层胶囊(2)中,从而通过搭接连接成一体式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轨道车辆车端内风挡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胶囊(1)的周长大于内层胶囊(2)的周长,安装后外层胶囊(1)与内层胶囊(2)之间留有空气。
13.根据权利要求9、10、11或12所述的轨道车辆车端内风挡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边框(6)的四周端角处,分别安装有外凸的垂向安装的转轴(8);
在顶板(3)的四个端角处,分别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在顶板(3)发生水平偏转时可抵触于转轴(8)的顶角(9);
在底部渡板(4)的四个端角处,分别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在底部渡板(4)发生水平偏转时可抵触于转轴(8)的顶角(9)。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8所述轨道车辆车端内风挡实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2节车体(7)之间,通过对挤连接方式、相对地组装一组车端内风挡;
在两侧边框(6)之间滑动地连接一组外层胶囊(1)和内层胶囊(2),外层胶囊(1)与内层胶囊(2)形成全周双层封闭的整体结构,从而形成双层隔声处理;
外层胶囊(1)的周长大于内层胶囊(2)的周长,安装后外层胶囊(1)与内层胶囊(2)之间留有空气;
在车体(7)过曲线时,外层胶囊(1)、内层胶囊(2)分别发生方向相同、位移量不同的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22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机械手用警报装置
- 下一篇:旋转机械手爪及其旋转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