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除钻杆卡钻用电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0640.6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1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昌;马学勇;王存智;俞抗;白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9/00 | 分类号: | C10G9/00;C10G9/16;C10G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刘明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除 钻杆 用电 机构 | ||
1.一种解除钻杆卡钻用电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除钻杆卡钻用电动机构包括传动系统(1)、夹紧装置(2)和控制部分(4);所述传动系统(1)起驱动作用;所述夹紧装置(2)用于夹紧钻杆;所述控制部分(4)控制传动系统(1)进行正转或反转,所述传动系统(1)再驱动所述夹紧装置(2)夹紧或松开钻杆;所述控制部分(4)分别与钻机绞车和电动水龙头联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除钻杆卡钻用电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2)包括开口齿轮(10)、颚板总成(7)、坡板(8)和滚轮(9);
所述坡板(8)包括四块坡板,均安装在所述开口齿轮(10)的内孔圆周上,并两两对称布置在所述开口齿轮(10)开口的两边,位于开口同一边的两块坡板之间的间隙为坡口;所述颚板总成(7)安装在所述开口齿轮(10)的内孔中,并与开口齿轮(10)同轴线;所述滚轮(9)安装在颚板总成(7)上,并与所述坡板(8)接触;
所述坡板(8)用于控制滚轮(9)的位置;当滚轮(9)在坡板(8)的坡口位置时,夹紧装置(2)处于松开状态;当滚轮(9)在坡板(8)的圆弧面位置时,夹紧装置(2)处于夹紧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除钻杆卡钻用电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颚板总成(7)包括两块颚板,两块颚板相对开口齿轮(10)的轴线是对称的,且对称分布在所述开口齿轮(10)开口的两侧,并由各自的颚板轴(19)固定,每块颚板上都安装有滚轮(9),每块颚板可在与之同侧的两块坡板上运动;每次正转时,颚板总成(7)同时接触两块坡板,反转时,颚板总成(7)同时接触另两块坡板;
钻杆通过开口齿轮(10)的开口到达颚板总成(7)中间,工作时,开口齿轮(10)在传动系统(1)的带动下开始旋转,开口齿轮(10)上的坡板(8)推动颚板总成(7)上的滚轮(9)使两块颚板沿各自的颚板轴(19)转动,直至颚板总成(7)夹紧钻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解除钻杆卡钻用电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2)进一步包括制动盘(13),所述制动盘(13)安装在颚板总成(7)上方并固定在两块颚板的颚板轴(19)上;所述制动盘(13)上开有开口,并与开口齿轮(10)同轴线;所述制动盘(13)一直有一个制动力矩,此制动力矩是通过调整刹带的松紧来调节的,在颚板总成(7)夹紧钻杆之前,制动盘(13)起着防止钻杆转动的作用,在颚板总成(7)夹紧钻杆后,制动盘(13)和颚板总成(7)一同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解除钻杆卡钻用电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1)包括电机(5)和减速机构(6),所述电机(5)立式安装在减速机构(6)的上方;
所述减速机构(6)包括摆线针轮减速机和二级齿轮减速装置,所述摆线针轮减速机安装在所述二级齿轮减速装置上方;
所述控制部分(4)控制电机(5)的正反转,电机(5)的输出通过摆线针轮减速机和二级齿轮减速装置后控制夹紧装置(2)的开合;
所述电机(5)为防爆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解除钻杆卡钻用电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齿轮减速装置包括惰轮组(11)、第一级主动齿轮(16)、第一级被动齿轮(17)和第二级齿轮(18);所述惰轮组(11)包括两个惰轮(15);
所述摆线针轮减速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级主动齿轮(16)旋转,第一级主动齿轮(16)与第一级被动齿轮(17)外啮合,第一级被动齿轮(17)与第二级齿轮(18)同轴线上下固定安装,第一级被动齿轮(17)位于第二级齿轮(18)下方;
所述两个惰轮(15)分别位于第二级齿轮(18)的两侧,并分别与第二级齿轮(18)外啮合,两个惰轮(15)再分别与开口齿轮(10)外啮合,对开口齿轮(10)的旋转进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解除钻杆卡钻用电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惰轮组(11)带动开口齿轮(10)的旋转,同时满足开口齿轮(10)度过其上的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06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