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工地智能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0561.5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1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陆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怡海高新技术发展江苏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8 | 分类号: | G06Q50/08;G06K7/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冯智文 |
地址: | 21402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建筑工地 智能 监控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应用技术领域,涉及建筑工地的智能监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工地智能监控系统及其监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全国各城市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工地开工。城市建设当然会伴生大量的工程渣土,也就相应产生了建筑工地工程渣土处置问题。由于相关职能部门在建筑工地渣土处置监管上侧重不同,技术上缺乏统一协调的平台,许多监管措施难以落实。管理和技术等多方面存在的漏洞,造成建筑工地渣土车污染城市环境的顽症不能从根本上消除。
据调查结果表明,建筑工程项目产生的工程渣土,通常是由施工单位负责处理,工程施工单位一般没有专门的建筑工地渣土运输车辆。遇到需要处置渣土时,就会联系专业单位负责处置。而这些专业单位往往由个人承包,或者社会车辆挂靠某公司,承担建筑工地渣土运输的大部分是社会车辆。如果联系不到需要回填土的下家,这些专业公司往往采取回避不做。急于清运渣土的工程施工单位,只能找社会闲散运输车辆。工程施工单位为贪图方便,通常采取现金支付运费给驾驶员,根本不管建筑工地渣土如何运输和监管。这些社会闲散运输车辆由自己联系渣土处置点,每卸一车付给处置点一车的费用。为了多赚钱,吞占渣土处置费,多装快跑。
建筑工地渣土车管理混乱的行为,暴露出在工程项目、社会闲散车辆和渣土处置等管理环节上存在许多漏洞。管理上的缺位,给了社会车辆逃避各种税费和监管的机会。运送渣土容易赚钱,吸引许多社会车辆加入到渣土运输市场。虽然市政府这几年花大力整顿建筑工地渣土市场,但一些不符合建筑工地渣土处置运输要求的渣土运输车却越来越多,不仅给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也影响了市容市貌。
从大气环境治理、水环境治理来看,影响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三大污染问题比较突出。而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可吸入颗粒物指标等诸多因素中,城市建筑工地渣土管理的状况,是重要的因素。建筑工地渣土管理同水环境的治理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工程泥浆、疏浚污泥在运输途中乱排放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加强建筑工地渣土管理,提高执法水平是一项急迫的任务。
从市容环境治理来看,建筑工地渣土车管理的无序状态,对市容环境卫生的影响是明显的。这方面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建设工地管理不到位,车身不洁的车辆将泥土带至工地周边地区;二是因超载导致渣土撒落道路地面,乱倒、偷倒渣土。据统计,我市内有渣土运输车3500辆左右,由于一部分车辆敞开超载运输,沿途抛洒滴漏、扬尘等对我市的环保、空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仅去年,全市就查处各类违章车辆3000多辆次。
由此可见,建筑工地渣土运输过程中的问题不容忽视。目前对建筑工地渣土处置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建筑工地渣土车管理的变化。单独依靠堵、查、罚的管理方式难以根治建筑工地渣土车影响城市形象的行为。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流程纷繁复杂,搞好现场施工及现场管理,降低事故的发生频率,更成为了施工单位,政府管理部门大力关注的焦点。
现代城市管理离不开科技手段,用现代科技手段管理城市,破解目前城市管理中碰到的类似渣土车管理存在的难题势在必行。自动识别技术作为车辆管理行业发展的先进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发挥出链接车辆和管理的纽带作用。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电子产品代码(EPC)、车辆外形检测技术等多种传感器技术,并综合数据库、信息处理等技术完成建筑工地车辆的自动化监控与管理,成为了可行的选择。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建筑工地备受关注的扬尘问题、安全问题,申请人积极响应政府政策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经过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工地智能监控系统及其监管方法,采用物联网相关技术,包括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电子产品代码、车辆外形检测技术等多种传感器技术,并综合数据库、信息处理等技术,完成建筑工地车辆的自动化监控与管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怡海高新技术发展江苏股份公司,未经中科怡海高新技术发展江苏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05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