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常温高效臭氧分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5417.2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3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安泽汶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68 | 分类号: | B01J23/68;B01D53/86;B01D53/6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 |
地址: | 215125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温 高效 臭氧 分解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常温高效臭氧分解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是将硝酸锰、硝酸铈、硝酸银按摩尔比为1: 0.3~0.5:0.01~0.1的比例配制成溶液,以碳酸钾和/或碳酸氢钾为沉淀剂,以氯酸钾为氧化剂,沉淀而制成活性组分,然后加入N,N-二乙基乙胺,在反应釜中、温度180℃~220℃下进行晶化,晶化后,进行压滤,获得含水量在70wt%~80wt%之间的沉淀,然后添加粘结剂和造孔剂,搅拌均匀,进入到挤条机中挤出,成型为圆柱状颗粒,于80℃~100℃下烘干,然后装入马弗炉内,于450℃~550℃下焙烧而成,所述催化剂的表面积为140~145m2/g,孔体积为0.55~0.56cm3/g,孔径为15.4~16.2nm,真实密度为0.70~0.72g/mL,积密度为0.40~0.50g/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温高效臭氧分解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制成的溶液中,硝酸锰、硝酸铈、硝酸银的浓度分别为0.3~0.7mol/L、0.05~0.25 mol/L以及0.03~0.06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温高效臭氧分解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剂由碳酸钾和碳酸氢钾按摩尔比1.8~2.5:1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常温高效臭氧分解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氯酸钾的投料摩尔量为所述沉淀剂摩尔数的0.02~0.1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常温高效臭氧分解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酸钾、碳酸氢钾、氯酸钾的摩尔比为7:3: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温高效臭氧分解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和所述造孔剂的加入量分别为所述含水量在70wt%~80wt%之间的沉淀的重量的30%~40%和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温高效臭氧分解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状颗粒的直径为2~4mm,长度为5~12mm。
8.一种常温高效臭氧分解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硝酸锰、硝酸铈、硝酸银的混合水溶液A,其中硝酸锰、硝酸铈、硝酸银的浓度分别为0.3~0.7mol/L、0.05~0.25 mol/L以及0.03~0.06mol/L;配制碳酸钾、碳酸氢钾、氯酸钾的混合水溶液B,其中,碳酸钾、碳酸氢钾、氯酸钾的浓度分别为0.3~0.7mol/L、0.2~0.3 mol/L以及0.03~0.06mol/L;
(2)、在搅拌的条件下,以体积比A:B=1:3~7的比例,向溶液A中加入溶液B,待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转移入高温高压反应釜,并按3~6g/L的比例加入N,N-二乙基乙胺,密封,加热至180~220℃,保温5~15小时后,冷却,泵入压滤机压滤,控制沉淀的含水量为70wt%~80wt%,制得滤饼;
(3)、将步骤(2)所得滤饼、粘结剂、造孔剂按重量比1:0.3~0.4: 0.01~0.05混合,通过机械搅拌均匀后,加入到挤条机中挤出,成型为圆柱状颗粒,于80℃~100℃下烘干,然后装入马弗炉,于450℃~550℃下焙烧而成,即得所述臭氧分解催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常温高效臭氧分解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剂为活性氧化铝或活性凹土或二者的混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常温高效臭氧分解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造孔剂为选自尿素、活性炭及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安泽汶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安泽汶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54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装电梯层门地坎用定位卡板
- 下一篇:盐酸头孢唑兰组合物注射用粉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