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燕麦苦涩味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74223.0 申请日: 2011-11-23
公开(公告)号: CN102406120A 公开(公告)日: 2012-04-11
发明(设计)人: 师俊玲;胡新中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A23L1/10 分类号: A23L1/10;A23L1/015;A23L1/18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712100 陕***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去除 燕麦 涩味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食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燕麦苦涩味的去除方法。

背景技术

燕麦中的营养成分丰富,特别是其可溶性膳食纤维——β-葡聚糖等成分含量较高[1],而且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矿物质,主要包括钙、镁、铁、锰、锌、钾、磷和硒等[2-5]。这些营养与保健功能性成分大部分分布在燕麦的麸皮中,摄入燕麦麸皮有助于减轻高血脂症、调节胰岛素及血糖、控制自身体重、促进肠胃健康等功效。但是,在食物中加入过多的燕麦麸皮时,产品的口感变差,特别是苦涩味严重,使人感到很不舒服。随着谷物固体饮料的兴起,燕麦固体饮料也被开发出来,但燕麦的苦涩感严重地限制了燕麦粉在固体饮料中的添加比例。本技术是通过发芽处理的方法,去除燕麦的苦涩感,同时提高燕麦粉的风味,使人们在摄取燕麦麸皮中营养保健成分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美味食品。

参考文献

[1]路长喜, 周素梅, 王岸娜. 2008.燕麦的营养与加工.粮食加工, 1: 89-92

[2]郝林, 盂雪雁, 梁俊仁. 1998. 小杂粮食品的开发研究. 中日食品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6-59

[3]马德泉, 田长叶, 杨海鹏. 1998. 裸燕麦营养与人类健康. 青海农林科技, 1: 33-35

[4]齐雅坤, 安迎新. 1987. 我国燕麦品种资源的蛋白质与脂肪含量的初步研究. 内蒙古农业科技, 4: 4-7

[5]周耀华, 喻国华. 1998. 粗粮登大雅精细不为珍. 中国保健营养, 9: 42。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去除燕麦粉苦涩味的生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去除燕麦粉苦涩的方法,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1)先去除燕麦籽粒中混杂的叶子、麦芒,然后去除霉烂籽粒及石子,最后用水洗去除其中尘土杂质;

2)将燕麦籽粒在10-35℃、湿度80%-98%的条件下放置8-48小时让其发芽,当发芽率达到60%-70%时停止发芽;

3)将发芽和待发芽的燕麦籽粒一并干燥、制粉。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苦涩味熟的燕麦全粉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1)先去除燕麦籽粒中混杂的叶子、麦芒,然后去除霉烂籽粒及石子,最后用水洗去除其中尘土杂质;

2)将燕麦籽粒在10-35℃、湿度80%-98%的条件下放置8-48小时让其发芽,当发芽率达到60%-70%时停止发芽;

3)将发芽和待发芽的燕麦籽粒熟化、粉碎、分装。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苦涩味燕麦速溶全麦粉的生产方法,所述燕麦粉的生产步骤包括:

1)先去除燕麦籽粒中混杂的叶子、麦芒,然后去除霉烂籽粒及石子,最后用水洗去除其中尘土杂质;

2)将燕麦籽粒在一定温度10-35℃、湿度80%-98%的条件下放置8-48小时让其发芽,当发芽率达到60%-70%时停止发芽;

3)将发芽和待发芽的燕麦籽粒熟化、磨浆、均质、喷雾干燥、分装。

采用本发明的生产方法生产的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生粉:颜色乳白至乳黄色,风味清香,有燕麦特有风味,可与小麦粉等进行大量混合,对面制品品质无显著不良影响;熟粉:颜色乳白至乳黄色,有燕麦特有香味;速溶粉:颜色乳白至乳黄色,有燕麦特有香味,用50oC以上温开水即可冲溶,溶解性好,溶解后液体为均一悬浊液。所有燕麦粉均无异味,在加工成食品或饮料后均无后苦感和苦涩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燕麦发芽处理,燕麦的苦涩味消失,风味和口感得到改良,营养利用率提高,生粉的保质期延长;熟粉的香味、口感得到极大改善;速溶粉的溶解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发明人给出的具体制备实施例和检测效果试验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1 生的燕麦全粉的生产方法

1.1         工艺流程

燕麦籽粒清选→发芽→干燥→粉碎→分装(参见图1)。

1.2         操作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42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