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淡水鱼碎肉下脚料制作风味香菇鱼粒酱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73514.8 申请日: 2011-11-22
公开(公告)号: CN102488182A 公开(公告)日: 2012-06-13
发明(设计)人: 张慜;陈卫平;高玉静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山水郎食品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1/24 分类号: A23L1/24
代理公司: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代理人: 时旭丹;刘品超
地址: 311600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淡水鱼 碎肉 下脚料 制作 风味 香菇 鱼粒酱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一种利用淡水鱼碎肉下脚料制作风味香菇鱼粒酱的方法,属于酱类食品加工及鱼类副产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淡水鱼类肉质肥嫩,味鲜美,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在淡水鱼类休闲产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碎肉下脚料。利用其下脚料制作风味鱼粒酱,不仅促进了资源的综合利用,而且使酱获得了鱼类特有的香味和滋味和更高的营养价值。

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干香菇食用部分占72%,每100 g香菇食用部分中含水13 g、脂肪1.8 g、碳水化合物54 g、粗纤维7.8 g、灰分4.9 g、钙124 mg、磷415 mg、铁25.3 mg、维生素B1 0.07 mg、维生素B1.13 mg、尼克酸18.9 mg。经常食用香菇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压、血脂、胆固醇,延缓衰老,防癌抗癌。

郫县豆瓣是四川三大豆瓣之一。郫县豆瓣鲜味重、鲜红油润、回味香甜。郫县豆瓣用以炒制香菇鱼粒酱分外增色提香,不但克服了郫县豆瓣含盐量偏高的缺点,而且使制作的香菇鱼粒酱鲜红油润,酱香丰富,芳香浓郁。

本发明的目的是确定风味香菇鱼粒酱生产配方,通过研究找出鱼丁、黄豆、香菇、郫县豆瓣、大豆油、葱、姜、蒜、五香粉、食醋、白芝麻、鸡精等的最佳配比,为指导现实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

就国内有关香菇鱼粒酱的研究和专利情况来看,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将鱼肉和鱼骨等粉碎成鱼泥,这样制作的鱼酱鱼香味和滋味很容易被其他味道掩盖,如辣味、酸味、葱姜蒜香味,也失去了鱼类特有的鱼粒口感;另一种是辣子鱼酱类,这种酱料适合嗜辣口味人群食用,而且不利于肠胃健康,而且,大多数酱料普遍存在食盐含量偏高的现象。

徐泽民发明了三文鱼鱼酱及其制作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10117393.X),其特征在于三文鱼鱼酱配方的重量百分比为:45%-60%的三文鱼鱼泥、4%-6%的花生酱、10%-20%的辣椒粉、4%-6%的甜面酱、6%-8%的植物油,4%-6%的大蒜粉、4%-6%的五香粉、3%-7%食用盐和0.05%-0.1%的苯甲酸钠。其制作的成品是酱泥形态食品,没有食用鱼肉丁特有的口感;未添加香菇这种营养、口感俱佳的原料和葱、姜调味,酱香味不够丰富;辣椒含量≥10%,食盐含量≥3%。

杨俊斌发明了一种风味鮰鱼辣子酱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281394.4),其制备方法是先用食盐腌渍鮰鱼块,然后放入香味油炸酥备用;然后向香味油中加入豆豉、辣椒粉和辣椒酱油炸;最后加入备用鱼料及其余原料搅拌均匀,趁热装罐,100℃下杀菌30分钟,冷却后即得成品。此发明制得成品辣椒含量较高,食盐含量稍高,不利于肠胃健康;另外,杀菌条件为100℃下杀菌30分钟,不如高温高压条件下杀菌仍保持酱香的产品更具安全性、更易储藏。

刘铁玲、黄宗海、梁鹏等(2011)发明了一种茶香鱼头酱及制备方法(专利公开号:CN 102178208 A),其主要是用盐茶水浸泡鱼头,加热加压粉碎成鱼头泥,再与面酱鲜猪肉丁、香菇丁、芝麻、辣椒、葱、姜等混合炒制而成。此发明注重于获得茶香,许多人可能更喜欢蒜香、葱香、菇香或更加丰富特别的香味;而且仅针对于鱼头资源的综合利用,制成鱼头泥,对于鱼的其他部位可能不适合,成品没有食用鱼肉丁特有的口感;另外,杀菌、包装情况也未做说明。

罗丽纯(2006)对香菇鱼酱罐头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其配方为:鱼肉25%、香菇12%、豆酱8%、糖浆12%、盐1%、味精0.25%、辣油3.8%、高粱酒0.2%、葱1.2%、蒜1.2%、姜汁1.5%。主要针对完整鱼体生产鱼块罐头的制作工艺,酱、葱、姜、蒜等仅起到调味作用,会产生许多鱼类下脚料。而且豆酱、葱、姜、蒜等比例相对较少,制作成品不可作为调味品销售,保质期也相对较短。

邓鹏、段友臣、祝清俊等发明了一种酱渍蘑菇的加工方法(专利公开号:CN 102178213 A),其主要是用黄豆粉和小麦粉制作的发酵酱渍蘑菇片,是典型的发酵调味品,生产周期比较长,注重获得菇香、酱香,无肉粒的口感和风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山水郎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山水郎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35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