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货两用车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6199.6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0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曾满林;邹凌华;马芳武;丁勇;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0 | 分类号: | B62D33/00;B62D33/02;B62D6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货两用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汽车,特别是涉及一种车厢后部可变形的小型掀背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轿车在日常应用上的局限性,如轿车只能载客或小件物品,对于稍大的物品,就需要货车了。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一个家庭很难拥有多辆车辆。因此,采用多用途车辆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公告号为CN2172245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可变形轿车,轿车车顶与后车窗的连结处和后车窗下边与行李厢盖的连结处两边有活动关节,分别由两个油压缸控制可按需要随时通过液压装置将后车窗及行李箱盖顶起,再放下后部帘状挡板,升起后部两侧的玻璃,就将轿车变成面包车或双排座客货两用车,使一辆车当作三辆车用。
公开号为CN1315280Y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轿货两用变厢式小汽车,采用活动式后厢壁,通过手动或机动操纵后厢壁前移或后移,从轿车变为客货两用车,适用于经济型家庭用车。
上述现有的客货两用车,其车厢的变形均在原车厢空间内进行,因此其只适用于大中型的客车。而对于小型家用轿车,如没有额外地增加载货空间,其实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客货两用车,其通过对车厢后部进行的结构设计,使车厢后部形成可向后伸出的活动车厢。通过该活动车厢的伸出和收缩变形,使普通家轿车转换为可运载货物的小型载货车。以经济的方式实现一车多用,实用性较强。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客货两用车,包括固定车厢和活动车厢,所述固定车厢设有两固定侧板和一固定底板);所述两固定侧板设置在车辆的侧围中,所述固定底板与车辆的底板呈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车厢包括一后背板、一活动底板和两活动侧板;所述活动车厢通过一滑动副滑动连接在所述的固定车厢上,滑动副包括相互配合的滑槽和滑轨,滑槽位于固定车厢的固定侧板上,滑轨位于活动车厢的活动侧板上;并在所述活动车厢和固定车厢之间至少设有一个气弹簧和一个车锁。具体地,所述气弹簧包括固定在固定侧板上的气缸、以及固定在后背板上的活塞。其通过活动车厢相对固定车厢的前后移动,使在车辆后部形成一个敞篷的载货车厢,并且活动车厢相对固定车厢通过一气弹簧进行连接和限位并通过车锁进行锁止,实现了一车两用,其实用性较强。
为了提高活动车厢的承载力,在所述活动底板上至少设有一可折叠的辅助轮机构;所述辅助轮机构包括一活动轮架和枢接在活动轮架端部的辅助轮。作为优选,所述活动轮架端部设有铰接在活动车厢的活动底板上的球铰。该辅助轮机构可折叠收纳于活动底板的下面,并至少设有一工作状态和一收纳状态。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固定底板和活动底板上分别设有容置所述辅助轮机构的容槽,所述两容槽相互对应;所述活动轮架上端通过一球铰铰接在所述活动底板的容槽中。通过该容槽,使所述辅助轮机构可折叠收纳于所述容槽中,使辅助轮机构的收纳更加合理、可靠。
为了对辅助轮机构在工作状态时进行限位,在所述容槽铰接处下口边的横向二边和下边分别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活动轮架紧贴。
活动车厢相对于固定车厢的位置通过气弹簧进行限位。但为了使活动车厢在使用中更加安全可靠,在所述固定侧板和活动侧板之间还设有一限位锁止机构;所述限位锁止机构包括一枢轴、固定在枢轴上的若干限位爪、以及套设在枢轴上的一限位弹簧,且限位弹簧紧挨所述的限位爪。具体地,所述滑槽上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限位爪穿过对应的限位槽作用在滑轨上。通过该限位锁止机构还可使活动车厢伸出位置更加灵活,而不必使活动车厢伸出至气弹簧的最大位置。更具体地,所述限位爪通过一枢轴和一固定在所述滑轨上的支架枢接在所述滑轨上;所述限位弹簧套设在所述枢轴上并使所述限位爪与所述限位槽啮合,在所述枢轴的一端设有一操纵手柄。通过人工操作使活动车厢设置在所需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轮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活动轮架中的减振弹簧。从而提高活动车厢的减振效果。
为了使变形后的车厢空间得到更好的利用,在所述后背板内设有绳轮式玻璃升降器。通过绳轮式玻璃升降器使后风挡玻璃收入后背板中,从而使变形后的载货空间不会因后风挡玻璃的伸出而受到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61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