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波纹状防护胶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4380.3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3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高福年;纪顺本;韩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茂林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02 | 分类号: | C08L9/02;C08L27/06;C08K13/02;C08K3/06;C08K3/04;C08K3/22;C08K5/09;C08J3/24;B29B7/02;B29B7/52;B29C47/00;B29C47/92;B29C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427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波纹 防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橡胶波纹状防护胶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丁腈橡胶75~90份
丁腈橡胶/PVC共混胶10~20份
防老剂5~6份
促进剂3~3.5份
操作助剂份2~3份
增塑剂DOP 8~12份
硫化剂硫磺0.5~0.6份
炭黑N220 45~50份
氧化锌4~5份
硬脂酸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波纹状防护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丁腈橡胶/PVC共混胶的组成配比质量比为:丁腈橡胶∶PVC=7∶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波纹状防护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老剂为4010、NBC、RD的混合物,分别为防老剂4010 2~3份、防老剂NBC 1.5份、防老剂RD 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波纹状防护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促进剂为TETD、TMTD、CZ的混合物,分别为促进剂TETD 0.8份、促进剂TMTD 1份、促进剂CZ 1.2~1.7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波纹状防护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助剂为AT-B、K-X的混合物,分别为操作助剂AT-B 1~2份、操作助剂K-X 1份。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波纹状防护胶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 胶料制备工艺
(1)密炼:将丁腈橡胶和丁腈橡胶/PVC共混胶投入密炼机中,加压压炼1~2分后再加入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炭黑、增塑剂、操作助剂,加压混炼,温度升至125~130℃时排胶;
(2)开炼:在开炼上加入硫化剂硫磺和促进剂,即从密炼机中排出的胶料放入开炼机上,辊温55℃以下,辊距4~6mm,后加入硫磺和促进剂,左右倒胶4~5遍,辊距调至0.5mm以下,薄压2-3遍,辊距调至5-6mm下片过水冷却,取出风吹干待用;
第二步 胶条制备工艺
(1)将上述水冷后的胶在开炼机上预热至50~60℃并打成直径250~270mm的圆柱状胶卷;
(2)将胶卷整投放于精密预成型机内,机身温度60~70℃,机头口型温度75~80℃,挤出宽度45-50mm、厚度5-6mm的胶条,停放24小时后使用;
第三步 硫化工艺
采用注射硫化机进行注射硫化,即将宽度45-50mm、厚度5-6mm的胶条投放入注射硫化机的输入体系,胶输入后通过注射体系将胶注入到模具的型腔内加压硫化,其温度为175-180℃,时间180秒,后模具自动推出、自动打开,取出产品,修去多余的胶边即是制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茂林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茂林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43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