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加强结构的汽车车身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8466.5 | 申请日: | 2011-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6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U.米尔德纳;K.波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 结构 汽车 车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尤其车身前端,它在前架与车厢前壁或前围板之间的过渡区内有结构加强装置。
背景技术
自支承的汽车车身典型地有沿汽车行驶方向位于客舱前面的前架,前架有在侧面和基本上沿汽车纵向延伸的前纵梁。在这里,纵梁在将客舱与位于前面的发动机舱隔离的车厢前壁或前围板区域内,与车厢前壁横梁、在侧面的车厢前壁板和/或与基本上沿汽车纵向延伸的侧裙板,在结构上,亦即以传力的方式,互相连接。
此外,在所述过渡区内设包括轮罩板或车轮安装板的轮罩。轮罩板典型地设计为向内曲拱。为了在结构上增强前架的连接,典型地采用加强结构,例如形式上为与车轮安装或车厢前壁板的轮廓形状相匹配的加强板。
例如由DE19926352B4已知一种包括车身前端结构的汽车白车身,它有下部前纵梁和上部纵梁,它们分别连接一个减震托架并汇入侧面A门柱内,A门柱向下与客舱侧面的纵门槛连接。在这里,在汽车两侧分别设一个复合杆装置,它在上部纵梁与为其配设的侧面的纵门槛或侧裙板之间,沿汽车高度方向斜向下以及沿汽车纵向向后延伸。
纵梁、门槛或裙板、A门柱加长段以及前纵梁,在这里基本上处于一个沿汽车纵向和汽车高度方向定向的公共平面内。
发明内容
与此相对,现在本发明的目的是,改善尤其在前架与车厢前壁的过渡区内汽车车身的结构刚度,并与此同时尤其提高对于侧面作用力的抵抗能力。在这里提出的另一个目的是,将汽车车身的总重量减到最小,以及尤其在汽车发生侧向错移的正面碰撞时,改善车身沿汽车横向的结构刚性以及车身的侵入特性。
上述目的首先通过这样一种汽车车身来实现,其包括至少一个基本上沿汽车纵向延伸的前纵梁和包括沿纵向与之邻接的第一加强件,该第一加强件以其背对纵梁的端段通过第二加强件支承在车身的底部结构上。
所述第一加强件在这里尤其用于将纵梁支承在车身的车厢前壁结构上,并为此目的至少部分,尤其将其背对纵梁的端段,沿汽车横向优选地向外延伸。
在第一加强件上设第二加强件。第二加强件用于第一加强件向下定向地尤其支承在汽车车身的底部结构上。因此,第一加强件将背对纵梁的端段通过第二加强件支承在车身的底部结构上。这种支承方式优选地相对于纵梁延伸方向,或相对于沿汽车纵向与纵梁邻接的纵梁或前架的加长段,侧向错移地进行。
虽然下面仅针对一个前纵梁,但汽车车身典型地有两个彼此对称设计的侧面纵梁结构。因此自动理解为,在这里所说明的加强结构和加强件应同样关系到这两个纵梁。
按一种优选的设计,所述第一加强件在面朝前纵梁的端段的区域内基本上沿汽车纵向(x)延伸,而在背对前纵梁以及面朝第二加强件的端段的区域内,基本上沿汽车横向(y),但至少相对于汽车纵向倾斜地延伸。第一加强件优选地向外伸出,并因而从纵梁和从典型地沿汽车纵向与纵梁邻接的前架加长段突出。
正是通过使第一加强件沿汽车横向向外突出的端段借助第二加强件稳定化,因而可以提高汽车车身尤其在前纵梁与车厢前壁过渡区内的结构刚性。尤其通过第一加强件这种向外伸出的构型,也可以达到改善侧面碰撞特性和在侧面碰撞时使车身的侧面侵入或变形的程度较轻。
可以证明,所述的加强在正面碰撞侧向错移时也是有利的。
因此通过所介绍的纵向框架结构也可以减小沿汽车纵向侵入放脚空间,以及尤其在侧向错移的正面碰撞时,可以达到沿汽车纵向在车身内更好的载荷引入或载荷分布。
此外,按这方面的进一步发展规定,第一加强件与车轮安装板或轮罩板的轮廓形状对应地沿汽车横向向外曲拱。第一加强件优选地设计为C形成型件,以及可以借助轮罩板封闭。横截面设计为C形的第一加强件,在其两臂优选地可以有向外突起的固定凸缘,加强件在其装入位置借助这些固定凸缘贴靠在轮罩板上,并通过该凸缘段,例如借助焊接或类似的拼接或连接技术,可以与轮罩板固定连接。轮罩板在这里还可以起第一加强件C形横截面型材的盖板的作用。
按另一项设计,第二加强件可以相对于汽车高度方向(z)向下和/或相对于汽车横向(y)向外支承在侧裙上,尤其支承在汽车车身处于内部的或内部的侧裙板上。在这里侧裙构成汽车车身支承第二加强件的底部结构的组成部分。
第二加强件也可以类似于第一加强件与车轮安装板的轮廓形状相匹配,以及在其装入位置支承在车轮安装板上。第二加强件尤其可以起车轮安装板或汽车车身车厢前壁横撑的作用。
按另一项优选的设计,前纵梁逆汽车行驶方向观察过渡为斜向下延伸的前架加长段。在这里,前架加长段构成一种去往沿行驶方向设在后面的后纵梁或后架的中间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84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