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总成测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8408.2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4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婷;袁一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动力 传动系统 总成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传动系统的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总成测试装置,是一模拟整车布局设计的传动系统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国家能源战略的需求对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EV)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与传统汽车产业相比,发展电动汽车具有节能和环保的双重效益,尤其是电动汽车在能量转换总效率和总排放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电动汽车5年来在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电动汽车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部分技术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独具特色。充分发挥我国自身的技术、资源和市场优势,在3~5年内实现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产业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动汽车产业,是实现我国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
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突破,促使电动车用驱动电机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进展显著。近年来,随着电动车辆研发不断深入,电动汽车用动力传动系统从单件试制逐渐转向小批量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用途的电机传动系统,电动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监测工作首先应该在既有标准框架内进行相关的检测,这方面的检测工作与目前流行的变速箱检测方式区别不是很多,基本的测试方法是一样的。除此之外,电动车辆传动系统测试平台并不等同于传统的变速箱性能试验平台,必须考虑电动汽车电机传动测试项目的特点,特别是要实现对汽车行驶道路工况的模拟。因此如何更快速、有效地检测检验小批量生产的电机传动系统性能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新型的传动系统成为电动车辆测试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总成测试装置,该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总成测试装置构思巧妙,结构简洁,成本低廉,能够模拟整车运行状态检测传动系统的动态性能,大大提高检测的精确性,可靠性,真实性,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总成测试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左惯量轮组、传动系统支架、动力传动系统总成和右惯量轮组,所述左惯量轮组和所述右惯量轮组与整车正常行驶负载惯量相同,所述动力传动系统总成安设在所述传动系统支架上,所述动力传动系统总成的减速器与传动轴相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惯量轮组和所述右惯量轮组。
较佳地,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法兰连接所述左惯量轮组和所述右惯量轮组。
较佳地,所述左惯量轮组包括左惯量轮组左轴承座、左惯量轮组底座、左惯量轮组惯量轮和左惯量轮组右轴承座,所述左惯量轮组左轴承座和所述左惯量轮组右轴承座安设在所述左惯量轮组底座上,所述左惯量轮组惯量轮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左惯量轮组左轴承座和所述左惯量轮组右轴承座之间并连接所述传动轴。
较佳地,所述右惯量轮组包括右惯量轮组左轴承座、右惯量轮组底座、右惯量轮组惯量轮和右惯量轮组右轴承座,所述右惯量轮组左轴承座和所述右惯量轮组右轴承座安设在所述右惯量轮组底座上,所述右惯量轮组惯量轮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右惯量轮组左轴承座和所述右惯量轮组右轴承座之间并连接所述传动轴。
较佳地,所述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总成测试装置还包括动力总成左悬置、动力总成后悬置和动力总成右悬置,所述动力传动系统总成分别通过所述动力总成左悬置、所述动力总成后悬置和所述动力总成右悬置安装定位在所述传动系统支架上。
较佳地,所述传动系统支架包括传动系统左支架、传动系统后支架和传动系统右支架,所述动力传动系统总成安设在所述传动系统左支架、所述传动系统后支架和所述传动系统右支架上。
较佳地,所述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总成测试装置还包括地坪铁,所述左惯量轮组、所述右惯量轮组和所述传动系统支架均安设在所述地坪铁上。
更佳地,所述左惯量轮组、所述右惯量轮组和所述传动系统支架均设置有长腰形孔,所述地坪铁设置有T形槽,所述左惯量轮组、所述右惯量轮组和所述传动系统支架通过所述长腰形孔和所述T形槽从而位置可调整地安设在所述地坪铁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84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镀铜药芯焊丝制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兆瓦级风机导电轨安装柱焊接定位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