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电机控制器预充电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57082.1 | 申请日: | 2011-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6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郑维;杨泗鹏;蒋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电 控制器 充电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电机控制器预充电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车用电机控制器是新能源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之一,是将车载动力电池或超级电容等储 能器件的直流电转换为驱动电机所用三相交流电的关键部件。如图1所示,所述车用电机控 制器即是图中逆变器部分,其直流侧具有大容量的电容C1,因此当电源与电机控制器接通 时会发生阶跃响应,导致电机控制器直流母线上产生瞬时大电流。长期瞬时大电流的冲击, 会降低主接触器、电机控制器直流母线快速熔断器以及滤波电容的使用寿命,所以需要为电 机控制器增加预充电电路,如图中直流回路中的接触器KM1、KM2,预充电电阻R1,R1与 KM2串联后与KM1并联,预充电的主要过程是:首先闭合KM2,进行预充电,预充电完成后 断开KM2,闭合KM1即可。图中,虚线框内部分为电机控制器。
现有技术的预充电控制策略,对于预充电完成的判断,基本分为三种:1、采集电机控 制器直流母线电流,当直流母线电流接近0A时输出预充完成信号;2、通过单独的电源管理 系统采集车载动力电源的电压,然后利用总线通信将电源电压值发送到电机控制器进行比 较,两处电压趋于相等时,输出预充完成信号;3、采集电机控制器直流母线电压,当直流 母线电压达到设定达欠压保护点,经过延时后,输出预充完成信号。由于电流传感器和电压 及电流采样电路的精度偏差、车载动力电源管理系统一致性等问题,可能电机控制器输出预 充完成信号时实际预充电未完成,导致车载动力电源与电机控制器直流母线存在电压差,未 消除瞬时大电流冲击的风险,影响电机控制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或者输出预充电完成信号 时实际预充电早已完成,导致降低控制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充电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预充电完成的判断不准确 导致控制器安全性低或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是:一种车用电机控制器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如下:
a,预充电开始前采集母线电压,记为VC1-1,然后开始预充电;
b,延时t1,再次采集母线电压,记为VC1-2;判断VC1-2与VC1-1的第一差值是否大 于第一设定值K1;
c,如果第一差值大于K1,则判定直流母线预充电已经开始,执行步骤d;如果不大于 K1,则执行步骤b,直到第一差值大于K1,或者t1延时次数达到第一设定次数时,终 止预充电;
d,延时t2,采集母线电压,记为VC1-3;判断VC1-3与VC1-2的第二差值是否小于第 二设定值K2;
e,如果第二差值小于K2,则判定直流母线预充电完成,结束预充电,主回路投入运 行;如果第二差值不小于K2,则循环执行步骤d,直到第二差值小于K2,或者t2延时 次数达到第二设定次数时,结束预充电。
所述步骤e中,如果t2延时次数达到第二设定次数,所述第二差值仍不小于K2,则记 录此时的采集值VC1-3用于进行处理后输出采集电路精度偏差报警。
本发明所提出车用电机控制器预充电控制方案,不依靠复杂的检测电路,在现有检测电 路的基础上,通过对预充电路直流母线电压采集判断方式的改进,实现准确判断预充电开始 与完成,实用性强,配置灵活,提高了电机控制器及新能源电动汽车整车的安全性和可靠 性。采用本发明方法的电机控制器精度高,控制点少,系统简单可靠,故障点少;电机控制 器在完成预充电控制的同时,还增加了诊断功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车用电机控制器电路图;
图2是预充电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系统主回路包括车载动力电源V1,车载动力电源V1通过预充电电路(预充电阻 R1、主接触器KM1、预充电接触器KM2)连接母线电容C1,母线电容连接逆变电路(功率模块 V1-V6)。系统还包括采样电路以及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实施该本发明的控制方法。
一个具体的控制步骤如下:
其中,直流母线电压为VC1,VC1-1、VC1-2、VC1-3分别表示预充电开始前、预充电后、 预充电结束的三次采集量。计数器用来记录采集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70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氢产生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氢的制造方法以及氢制造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发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