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机械解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4775.5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1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陶卫军;王显会;冯虎田;王洪亮;皮大伟;欧屹;黄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11/04 | 分类号: | B60T1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子 制动 系统 机械 解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专用装置,特别是一种汽车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机械解锁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使驾驶员操作便利、驻车可靠与行车安全,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Electric Parking Brake)已逐渐取代传统型机械式驻车制动系统,从而逐渐成为汽车驻车制动系统的发展趋势。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是采用机械传动和电控方式并利用电机驱动来实施驻车制动,具有坡道辅助起步、应急制动、应急解锁、报警等特点。目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已在国内、外高档轿车上普遍应用,并有向中低档车型普及的趋势。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按结构特点主要分两类:一是钢索牵引式(Cable)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其由一个电机驱动机构带动伸缩杆往复运动,从而拉紧或松开与该伸缩杆相连的制动钢索来实现车轮上制动器的制动或松开,实施驻车制动或解除;二是电机与卡钳集成式(Caliper)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其原理为电机驱动执行机构作用于制动卡钳的油缸上以实施驻车制动。就两种结构的特性而言,钢索牵引式(Cable)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有利于车型的普及等特点;集成式(Caliper)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散热困难、成本高等特点。
汽车在正常使用中,驻车系统是车辆行驶安全中的关键重要部件,该部件的可靠性、安全性、实用性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还应具有应急解锁、降级使用的功能。这样才能充分解决了汽车在电源断电或不足、电器故障等各工况下的安全使用及维修保养。目前,仅有少数配备EPB的车辆具有解锁装置,因此在该系统中增加解锁装置将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汽车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机械解锁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汽车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机械解锁装置,包括底板、手动解锁拉线、凸轮盖、轴承、凸轮箱、凸轮、制动钢索、钢索导向座、第一导向轮、导向轮销钉、滑块、第二导向轮;
制动钢索一端与外部的驻车制动执行机构的伸缩杆相连接并由该伸缩杆拉动,带动与其另一端相连的车上的制动器从而实现驻车制动,所述钢索贯穿位于凸轮箱导向槽内的滑块和固定在底板上的钢索导向座,并由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导向,所述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分别通过导向轮销钉固连在底板上;
凸轮箱固定连接在底板上,凸轮位于凸轮箱与凸轮盖之间,所述凸轮一端凸起的转轴通过一对轴承分别与凸轮箱和凸轮盖形成转动副,并在设置于凸轮上的手动解锁拉线带动下转动,凸轮另一端的轮廓线与位于凸轮箱导向槽内的滑块相接触并可推动滑块在凸轮箱导向槽内垂直于制动钢索滑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有效实现钢索牵引式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手动解锁;2)由于与驻车制动执行机构分离设计,不影响原有驻车制动执行机构的工作性能;3)完全采用机械机构,不包括电子器件,工作可靠并且具有成本易控制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手动解锁装置的机械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手动解锁装置中凸轮定位机构的机械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本发明的一种汽车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机械解锁装置,包括底板1、手动解锁拉线2、凸轮盖3、轴承16、凸轮箱5、凸轮6、制动钢索7、钢索导向座8、第一导向轮9、导向轮销钉17、滑块10、第二导向轮11;
制动钢索7一端与外部的驻车制动执行机构15的伸缩杆相连接并由该伸缩杆拉动,带动与其另一端相连的车上的制动器从而实现驻车制动,所述钢索贯穿位于凸轮箱导向槽内的滑块10和固定在底板1上的钢索导向座8,并由第一导向轮9和第二导向轮11导向,所述第一导向轮9和第二导向轮11分别通过导向轮销钉17固连在底板1上;
凸轮箱5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凸轮6位于凸轮箱5与凸轮盖3之间,所述凸轮6一端凸起的转轴通过一对轴承16分别与凸轮箱5和凸轮盖3形成转动副,并在设置于凸轮6上的手动解锁拉线2 带动下转动,凸轮6另一端的轮廓线与位于凸轮箱导向槽内的滑块10相接触并可推动滑块10在凸轮箱导向槽内垂直于制动钢索7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47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