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接系统及焊接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53997.5 申请日: 2011-11-09
公开(公告)号: CN102500885A 公开(公告)日: 2012-06-20
发明(设计)人: 王志江;胡绳荪;申俊琦;徐起峰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大学
主分类号: B23K9/167 分类号: B23K9/167;B23K9/06
代理公司: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代理人: 王秀奎
地址: 300072***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熔化 气体 保护 焊接 系统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焊接技术方案,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TAW)是一种弧焊方法,其基本原理如附图1所示。明弧清晰可见,电弧稳定,无熔渣,无飞溅,易于操作,容易实现自动化,不易产生焊瘤、夹渣等缺陷,焊后变形小,焊缝具有较高的抗裂性,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疲劳性能。同时,GTAW几乎可以焊接所有的金属及合金。GTAW适应于板厚相对小的结构中,也是传统的打底焊方法,目前制约GTAW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其生产效率低。

制约GTAW发展的效率问题,焊接工作者主要采用热丝的方式来解决。热丝焊将焊丝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输送至熔池中,从而实现高的熔敷率,使GTAW的焊接效率大大提高。目前,热丝的途径主要有:(a)传统的电阻加热法(刘自军,潘乾刚.窄间隙脉冲热丝TIG焊在集箱环缝焊接中的应用[J].东方电气评论.2007,21(1):35~40;Kobe Steel Ltd.High efficiency welding of heat proof pipes-by butt-jointing with a narrow bevelling,feeding hot wire and one-pass TIG welding[P].JP54074240-A,June 14,1979),利用热丝电源加热导电嘴与工件间的焊丝,产生电阻热来加速焊丝熔化;(b)电磁感应热法(范成磊,梁迎春,杨春利等.铝合金高频感应热丝TIG焊接方法[J].焊接学报.2006,27(7):49~52;杨春利,邱灵,林三宝等.热丝TIG焊中专用的高频感应加热焊丝的装置[P].哈尔滨工业大学.200410043665.2005,3),利用高频感应加热焊丝,消除了磁偏吹现象,适于低电阻率的金属焊丝加热;(c)电弧加热法(王海涛,孙清洁,杨春利等.热丝冷体TIG堆焊中的HS201焊丝润湿铺展研究[J].焊接.2008,(12):40~42;吕世雄,孙清洁,范阳阳等.电弧热丝TIG焊工艺特点分析[J].焊接.2007,(10):41~43;吕世雄,杨士勤,杨春利等.氩弧预热焊丝的方法[P].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10009921.2007,9),用一小弧来预热焊丝。这些热丝焊方法均对焊丝有预热作用,对焊丝的进一步熔化起到了促进作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GTAW焊接效率。此外,这些方法对送丝速度的要求严格,送丝速度快,可能产生“夹丝”,影响焊接过程的稳定性;而送丝速度慢则影响焊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保证焊接质量又解决其效率低下的焊接系统及方法,增加熔敷效率。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接系统,包括第一焊机、第二焊机、送丝装置、第一焊炬、第二焊炬,其中:

所述第一焊机的阴极和第二焊机的阴极与第一焊炬相连,第一焊机的阳极与工件相连,所述第二焊机的阳极与第二焊炬相连;

所述第一焊机和第一焊炬形成主回路,用于第一焊炬与工件之间形成主回路电弧;

所述第二焊机、送丝装置和第二焊炬形成旁路回路,用于第二焊炬与第一焊炬之间形成旁路电弧。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涉及焊接工艺参数范围如下:

(1)第一焊机的外特性为恒流特性;

(2)第二焊机的外特性为恒压特性或者恒流特性;

(3)第一焊炬的钨极与工件间的距离为3~7mm;

(4)第二焊炬的导电嘴和工件之间距离为5~10mm;

(5)第一焊炬的钨极与第二焊炬的导电嘴在工件上的投影距离为2~12mm;

(6)第一焊炬与工件法线的夹角为0°~50°;

(7)第二焊炬与工件法线的夹角为0°~60°。

(8)第一焊炬与第二焊炬间夹角为50°~110°。

各个参数优选范围如下:

(1)第一焊机外特性为恒流特性;

(2)第二焊机外特性为恒压特性;

(3)第一焊炬的钨极与工件间的距离为4~6mm;

(4)第二焊炬的导电嘴和工件之间的距离为6~8mm;

(5)第一焊炬的钨极与第二焊炬的导电嘴在工件上的投影距离为4~9mm;

(6)第一焊炬与工件法线的夹角为20°~40°;

(7)第二焊炬与工件法线的夹角为20°~50°;

(8)第一焊炬与第二焊炬间夹角为60°~9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39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