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桥墩柔性防船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3957.0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3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杨黎明;吕忠达;周风华;徐爱敏;董新龙;陈涛;刘军;刘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宁波市高等级公路建设指挥部 |
主分类号: | E02B3/26 | 分类号: | E02B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祁纯阳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墩 柔性 防船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大型桥梁的桥墩进行保护的装置,具体是指一种对桥梁桥墩进行柔性或具吸能的防船撞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在河流或沿海建设大型桥梁越来越多,而船舶运输量也快速增长,船舶与桥梁桥墩撞击的概率大幅增加,事实上这种撞击事故已发生多起,因此如何对桥墩进行防护则十分重要。对桥墩的进行保护的方式很多,如设置人工岛、沉箱或围堰或设置外加桩墩等,但上述的方法均有不同的缺陷,有些方法在很多情况下还因环境条件的限制而无法使用。目前国内已发展出一种对桥墩、防撞装置和运动船舶均有保护作用的防护(撞)装置,从本质上说是对运动船舶的运动能量进行吸收或消耗或使具有巨大动能的船舶航向偏转而达到对桥墩的最终保护,这方面的进展可参见中国专利CN2848937Y、CN2806559Y和CN101748706A。但上述的已有技术虽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缺陷,例如CN101748706A中记载的已有技术,其中的防撞装置的内钢围与桥墩或桥墩承台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以便该防撞装置随水位变化能自由上下浮动,防撞装置在水流或波浪的作用,钢结构的内钢围将常年累月不断拍打或撞击桥墩或桥墩承台,将导致混凝土桥墩或承台的局部损伤,该损伤的积累可能导致桥墩承台毁坏或降低桥墩的承载能力,影响桥梁的服役寿命,因此如何避免上述损伤的出现就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公开一种具有多重吸能的对桥墩或承台进行保护的柔性防船撞装置。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包括由外钢围、内钢围和将外钢围与内钢围连接的多个防撞圈构成耗能装置,关键是内钢围内还设有可与桥墩直接接触的环闭套箱,环闭套箱与内钢围之间设有柔性装置,上述的环闭套箱为环闭的箱式结构,由两环闭的钢板构成,该两钢板之间有多个支撑体。
所述的支撑体为钢性支撑件。
所述的支撑体为钢性支撑件,其是两并列的钢环支撑于两钢板之间,两并列钢环之间夹持一长度略小于两钢板之间间距的钢性件。
所述的防撞圈由两个多股钢丝扭成的钢丝圈并列,钢丝圈的直径位置设有与钢丝圈固接的压簧。
所述的并列的两钢丝圈之间的空间对角线位置之间设有拉簧。
所述的柔性装置是在环闭套箱的外层钢板表面设有多条垂向减摩条,相邻垂向减摩条之间的间距为1~5米。
所述的柔性装置是在环闭套箱的外层钢板表面设有多条垂向减摩条,相邻垂向减摩条之间的间距为1~5米,并且在内钢围的外表面设有多条周向减摩条,相邻周向减摩条之间的间距为1~2米。
本发明的结构设计独特,在保持已有的柔性防撞装置的优点的同时,由于套箱的特殊结构及与内钢围之间的柔性装置,使本发明中的内钢围在水流或波浪的作用不会直接对桥墩或承台直接撞击,且套箱本身不仅产生隔离内钢围与桥墩的作用,自身在发生撞击时亦有吸能或耗能的作用,故本发明可使桥墩的使用寿命大为提高和提高了运动船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环闭套箱4外表面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内钢围3的内壁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防撞圈2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宁波市高等级公路建设指挥部,未经宁波大学;宁波市高等级公路建设指挥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39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加疏水泵调节控制系统
- 下一篇:新型杂配铱络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