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渗透镀制备功能梯度复合涂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2254.6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3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圣丰;戴晓琴;刘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8/16 | 分类号: | C23C18/16;C23C18/31;C25D15/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透 制备 功能 梯度 复合 涂层 方法 | ||
1.一种渗透镀制备功能梯度复合涂层的方法,其特征是方法步骤为:
(1)对基材表面进行前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工艺:喷砂或抛光、除油、浸蚀与弱浸蚀,基材可以为黑色金属及合金、有色金属及合金,若基材为铝合金或镁合金时,还需进行闪镀铜或预镀中性镍;
(2)采用喷涂或滚涂的方法使强化相颗粒在渗透膜表面的分布密度增加0~90%,然后将渗透膜放置在基材表面,其中强化相颗粒可以为氧化物如ZrO2与Al2O3,碳化物如SiC、WC与TiC,硼化物如TiB2与CrB2,硅化物如MoSi2与FeSi,金属间化合物如Fe3Al、Ni3Al与Ti3Al,以及金刚石、碳纳米管;
(3)将基材放置于配制好镀液的镀槽中进行渗透镀,其中配制好的镀液可以为电镀镍液、电镀铬液与电镀铜液或化学镀镍液、化学镀铬液与化学镀铜液;
(4)当渗透镀完一层之后,去除渗透膜,检测涂层的厚度是否达到预期的厚度要求,如果没有,重复步骤(2)-(3),直到涂层达到所要求的厚度;否则,工作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透镀制备功能梯度复合涂层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强化相颗粒呈梯度分布于电镀层或化学镀层内,并沿涂层厚度方向呈0~90 vol.%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透镀制备功能梯度复合涂层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进行所述的步骤(2)时,通过调节喷涂气压或滚涂速度,使强化相颗粒在渗透膜表面的分布密度增加0~90%,且强化相颗粒位于渗透膜与基材或涂层表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透镀制备功能梯度复合涂层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进行所述的步骤(2)时,渗透膜材质可采用有机膜如纤维素与聚酰胺等,也可采用无机膜如ZrO2、Al2O3与TiO2等陶瓷膜;渗透膜结构可采用管式、板框式和卷式;渗透膜孔径为5nm~50 m,强化相颗粒粒径为8nm~7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透镀制备功能梯度复合涂层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进行所述的步骤(3)时,配制好的镀液若为电镀镍液时,其配方为:硫酸镍260~330g/L,氯化钠12~25g/L,硼酸32~42g/L,糖精0.2~1.2g/L,十二烷基硫酸钠0.05~0.1g/L,电镀液pH值4~5,温度15~55℃;若为化学镀铜液时,其配方为:硫酸铜5~8 g/L,氢氧化钠3~6g/L升,甲醛4~7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2~16g/L,氰化钠0.01~0.03g/L,化学镀液pH值12-12.5,温度10~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225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细酚醛纤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高稀土含量的滑动电接触材料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