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向优先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50900.5 | 申请日: | 2011-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0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森;冀宏;魏列江;杨逢瑜;王峥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董斌 |
| 地址: | 73005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优先 | ||
1.一种转向优先阀,阀体(5)上加工有三个主沉割槽分别与三个主通油孔,即第一孔(P)、第二孔(CF)、第三孔(EF)相通,第一孔(P)与泵来油相通,第二孔(CF)通转向回路,第三孔(EF)通其它工作回路,阀体(5)左端装有堵头(1),右端装有弹簧(7)、带可拆卸的阻尼孔(8)的管接头(10),管接头(10)与转向负载敏感口LS口相通,阀芯(4)装在阀体(5)中,其初始位置在弹簧(7)和堵头(1)的限定下处于最左端位置,此时第一孔(P)到第二孔(CF)的阀口开口最大、第一孔(P)到第三孔(EF)的阀口开口为零。阀芯(4)为双凸肩中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右边凸肩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第一孔(P)连通第二孔(CF)的第一节流槽(4a1)和第二节流槽(4a2),第一孔(P)连通第三孔(EF)的第三节流槽(4b1)和第四节流槽(4b2),其中第一节流槽(4a1)、第二节流槽(4a2)与阀体(5)的第一沉割槽节流边(5a)组成第一孔(P)通往第二孔(CF)的阀口,第三节流槽(4b1)、第四节流槽(4b2)与阀体(5)的第二沉割槽节流边(5b)组成第一孔(P)通往第三孔(EF)的阀口,阀芯(4)左端装有非对称复合阻尼器(3),右端装有第一阻尼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优先阀,其特征在于构成第一孔(P)通往第二孔(CF)阀口的第一节流槽(4a1)、构成第一孔(P)通往第三孔(EF)阀口的第三节流槽(4b1)均为U形槽,且U形槽为浅槽型,即U形槽的深度小于宽度尺寸,且第一节流槽(4a1)比第三节流槽(4b1)稍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优先阀,其特征在于构成第一孔(P)通往第二孔(CF)阀口的第二节流槽(4a2)、构成第一孔(P)通往第三孔(EF)阀口的第四节流槽(4b2)均为钻头在阀芯上钻孔成形,其形状特征为上部是圆柱形底部是圆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优先阀,其特征在于阀芯(4)左端装有非对称复合阻尼器(3),包括第一单向阀(3a)、第二单向阀(3b)和由阻尼器外圆柱面(3c)与阀芯内圆柱面(4c)之间间隙形成的第三阻尼孔(3c-4c),第一单向阀(3a)与第二单向阀(3b)相对布置,且第一单向阀(3a)的正向开启压力高于第二单向阀(3b)的正向开启压力,也即第一单向阀(3a)的弹簧刚度大于第二单向阀(3b)的弹簧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转向优先阀阀芯(4)左端装有非对称复合阻尼器(3),其安装方向应为当阀芯(4)向左运动时第二单向阀(3b)、第三阻尼孔(3c-4c)起作用,当阀芯(4)向右运动时第一单向阀(3a)、第三阻尼孔(3c-4c)起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优先阀,其特征在于阀芯(4)右端装有第一阻尼孔(6),其特征为短孔结构,即长径比大于0.5小于4,此时,优先阀为动态信号型优先阀,第一阻尼孔(6)也可用堵头替换,此时,优先阀为静态信号型优先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优先阀,其特征在于阀芯(4)为中空结构,加工有轴向孔b,此外在阀芯(4)环形槽部位加工有径向孔a,径向孔a与轴向孔b互相贯通,轴向孔b两端分别通过阻尼器(3)、第一阻尼孔(6)与阀芯(4)的非弹簧腔和弹簧腔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090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波与磁化多次循环作用的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工作流引擎系统和工作流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