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再加工聚乳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0376.1 | 申请日: | 200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7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G·温德林;M·哈克尔;K·费克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地利埃瑞玛再生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石克虎;林森 |
地址: | 奥地利安*** | 国省代码: | 奥地利;A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再加 乳酸 方法 | ||
本案是国际申请日为2007年11月13日的国家申请号: 200780042085.8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用于预处理、再加工或再循 环热塑性塑料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废物的再加工在当前已经成为日益重要的议题。无论如何, 有效的再循环涉及到许多必须注意的问题。因此,例如待处理的塑料通 常是形式、形状、厚度等等的种类极多的废料。此外,各个塑料具有彼 此不同的化学及物理特性。而且,用于再循环的大多数塑料被有毒物质 或其它污染物污染并需要清理以再一次成为可销售的。
存在许多用于回收并再循环塑料的不同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总 是仅仅考虑单独的方面,使得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方法适合于特定应用, 但是在其它领域中且对于其它要求和问题失败。
因此,例如,在塑料(尤其是吸湿性的塑料)的再循环中重要的是 再循环的物料尽可能干燥,以防止塑化期间或熔融期间分子链水解。这 是方法运行时必须考虑到的。
加工技术的问题,例如在高温下有些塑料的粘性,也必须考虑。
再循环塑料提高的再利用也已经导致再循环产品在食品包装领域 中的使用。但是当再循环塑料和食品之间存在直接接触时,必须保证没 有不期望的污染物从由再循环塑料制造的包装介质进入所述食品。为了 解决该问题,已经开发出多种方法以再循环使用过的且因此被污染的并 常常具有就食品而言的有毒杂质的塑料产品,以便所得再循环塑料产品 可以在食品包装领域再次使用而不会出现问题。
首先,各种化学方法是已知的。另一方面,物理方法在低得多的 温度实施,使得再循环塑料的结构且尤其是分子链长保持为基本上完 好。
一种日益重要的塑料是聚乳酸或聚丙交酯(Polylactid),在下 文中称为PLA。聚乳酸或PLA是具有下式的热塑性塑料
PLA[26100-51-6]属于聚酯家族。光活性聚合物以D-或L-丙交酯的 形式出现。
PLA的最大应用范围是在包装工业中。该物质的一个有益特性是其 具有很好的生物降解性,是生物相容的并且对环境友好,因此可以容易 地由微生物降解。
PLA的医疗应用同样受到关注。因此,由PLA制成在人体内分解的 植入物或活性成分载体。随着例如骨折逐渐愈合,PLA制的骨板和/或螺 杆在身体内分解,因此其不再必须以二次手术移出。再吸收周期可以通 过L和D组分的混合比率,以及所用聚合物链长调节。带有嵌入其中的 活性成分的PLA海绵状物体可以在限定的时间内局部释放这些活性成 分。
PLA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分子量、结晶程度、以及视需要 (gegebenenfalls)的共聚物的比例。较高的分子量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 以及熔融温度、抗拉强度和E模量,且降低断裂伸长率。由于甲基,所 述材料具有斥水性或疏水性。PLA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例如二氯甲烷 等等。PLA也可以纤维增强以用于加工。
PLA聚合物主要可通过丙交酯(两个乳酸分子的环状闭合物)的离 子型聚合获得。在140℃-180℃温度且在催化性锡化合物(例如氧化锡) 的作用下,发生开环聚合。由此,产生具有高分子量和强度的塑料。丙 交酯本身可通过糖蜜或葡萄糖依靠各种细菌的发酵产生。高分子和纯 PLA还可以直接从乳酸通过缩聚制造。但是,溶剂的处置在工业生产中 麻烦的。
PLA的玻璃化转变点或玻璃化转变范围为55℃-58℃,结晶温度为 100℃-120℃且熔融温度为165℃-183℃。
在PLA塑料的再循环中,重要的是待再循环的材料尽可能干燥,以 避免塑化或分解期间分子链的水解。但是,PLA是吸湿性的,其使有效 的干燥变得困难。
低的玻璃化转变点(PLA材料在该玻璃化转变点在更高的温度下变 成粘性)、和相对长的结晶时间使其难以借助常规的结晶体系和干燥系 统结晶和/或干燥非晶态的生产废料,尤其是深拉膜的残余物。
从现有技术已知的此类常规干燥系统是干燥空气干燥器,其在大 约1.85m3/h的空气流和千克的造粒下操作。例如,非结晶的PLA在-40 ℃的露点在45℃干燥大约4小时,而结晶的PLA在-40℃的露点在90℃ 干燥大约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地利埃瑞玛再生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奥地利埃瑞玛再生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03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