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8573.X | 申请日: | 2011-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4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钱有恒;唐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乐恒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3/04 | 分类号: | F02B63/04;F01P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驱动 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具体的说是利用特别布置的前 后冷却风道来冷却发电机、发动机、消声器的发电机结构,特别适用于对 发电机、发动机冷却消声效果要求高、体积要求小的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 属于发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往,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大多的冷却是用单风扇把冷却气流从发 电机、发动机的一端通过包容发动机最热部分的风道输送到另一端仅冷却 发电机和发动机,但没有考虑到消声器的冷却;也有的用一个风道将发动 机和独立的消声器一起包容冷却、隔音降噪,这种消声冷却结构有例如中 国实用新型专利号201020119577.1所记载的“一种具有消声器护罩的发动 机结构”;也有的发电机是用一个风道冷却发动机和消声器、一个风道冷却 发电机,这种结构有例如中国发明专利号03121181.X所记载的“引擎发电 机”。
但是,这样的已有发电机结构存在的问题是:仅冷却发动机就会造成 消声器很烫易伤人;加冷消声器时因为达到消声效果的要求,消声器必须 要有一个较大的体积,使用中必须给消声器专门留一个大空间从而增大了 发动机总成的总体积,这样就要求风扇大和风道复杂;2个风道的结构中 后风道先冷却温度高的发动机再冷却发电机的结构,发电机处的进风温度 就高且后续冷却风没有被利用且消声器的容积不够大,在用于发动机冷却 消声效果要求高、体积要求小的发电机和全封闭发动机式发电机中难以满 足各种法规日益提高的综合要求。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将排气消 声器分割成上下2个小体积腔体但总体积大于单独排气消声器并布置在发 动机周边空余位置,然后用发动机前后冷却风扇的2股增压冷却气流按需 要控制达到的部件工作温度高低,按实际温度最低的发电机先冷却、温度 次低的发动机再冷却,温度已逐步提高的冷却风最后分别输送到实际温度 最高的排气消声器2个腔体进行冷却,从而依次冷却发电机、发动机、进 气管、消声器,控制发动机和排气温度来降低发动机排气噪音,又通过风 道的隔音性能达到降低发电机总成最终噪音目的的结构;同时由于风道、 消声器的双体式结构,可以在设计时灵活的把风道、消声器部件布置在发 电机周边可利用的空余空间,有利于减少发电机系统的总体积。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本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的结构采用这样的技术 方案:
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发电机部件按冷却风流向看按照前风扇、永磁 式发电机、发动机、后风扇、消声器组合的前后次序布置,消声器组合包 括有上下两个腔体和进气管、连通管、消声器出气口,前风道组合包容前 风扇、永磁式发电机、发动机的气缸以上部分、消声器进气管和上腔体部 分;后风道组合从发动机的箱体、油底壳处强制进风经后风扇吸风增压并 包容消声器下腔体;前风道组合通过紧固件和密封带与发动机气缸以上部 分相套装,消声器的上下腔体与发动机、后风道前罩用螺栓相连;本发明 可以将发动机前后2个风扇的增压冷却风通过前后2个风道组合分别环绕 冷却永磁式发电机、发动机、双段式消声器的进气管和上、下两个腔体、 连通管的外表面,大大降低了永磁式发电机、发动机、双段式消声器组合 的本体温度和消声器出气口处的排气温度,有利于提高发电机总成的消声 冷却效果;同时由于前后2个风道组合分别将风扇、永磁式发电机、发动 机、消声器组合的主要部分包容,风道自身的隔音功能和上面的消声结构 也可以降低发电机总成的噪音。为了防止发动机、消声器组合自身的热辐 射可能造成前后2个风道组合本体温度高而造成风道自身损坏,在前后2 个风道组合温度较高的局部内壁部位贴有隔热反射膜,为了提高前后2个 风道组合的隔音功能,在前、后风道组合的内外壁局部位置还制造有消音 结构和贴有消音棉。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专利有如下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专利的按曲轴轴线垂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局部透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乐恒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乐恒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85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金属单缸柴油机用气门推杆
- 下一篇:电路板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