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控溅射可钢化双银LOW-E 玻璃及制备该玻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8500.0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3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林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格兰特实业有限公司火炬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36 | 分类号: | C03C17/3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控溅射 可钢化双银 low 玻璃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磁控溅射可钢化双银LOW-E玻璃,包括有玻璃基片(1),其特征在于:在玻璃基片的复合面上由内到外依次相邻地磁控溅射有十三个膜层,其中第一膜层即最内层为SiO2层(21),第二层为TiO2层(22),第三层为CrNx层(23),第四层为ZnO层(24),第五层为Ag层(25),第六层为NiCrOy层(26),第七层为TiO2层(27),第八层为ZnSn3O4层(28),第九层为ZnO层(29),第十层为Ag层(210),第十一层为NiCrOy层(211),第十二层为TiO2层(212),最外层为Si3N4Oy层(2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控溅射可钢化双银LOW-E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SiO2层(21)的厚度为23~27nm,第二层TiO2层(22)的厚度为28~32nm,第三层CrNx层(23)的厚度为1.5~3nm,第四层ZnO层(24)的厚度为8~12nm,第五层Ag层(25)的厚度为8~12nm,第六层NiCrOy层(26)的厚度为1.5~3nm,第七层TiO2层(27)的厚度为28~32nm,第八层ZnSn3O4层(28)的厚度为58~62nm,第九层ZnO层(29)的厚度为8~12nm,第十层Ag层(210)的厚度为8~12nm,第十一层NiCrOy层(211)的厚度为1.5~3nm,第十二层TiO2层(212)的厚度为18~22nm,最外层Si3N4Oy层(213)的厚度为28~32nm。
3.一种磁控溅射法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钢化双银LOW-E玻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磁控溅射SiO2层,用交流中频电源、氮气作反应气体溅射半导体材料重量比Si∶A1(90~98∶2~10);
(2)磁控溅射TiO2层,用交流中频电源溅射陶瓷钛靶;
(3)磁控溅射CrNx层,用氮气做反应气体,用直流电源溅射;
(4)磁控溅射ZnO层,平滑CrNx层,用中频交流电源溅射陶瓷Zn靶,为Ag层作铺垫;
(5)磁控溅射Ag层,交流电源溅射;
(6)磁控溅射NiCrOy层,用氮气做反应气体,渗少量氧气,用直流电源溅射;
(7)磁控溅射TiO2层,用交流中频电源溅射陶瓷钛靶;
(8)磁控溅射ZnSn3O4层,用中频交流电流溅射ZnSn重量比(Zn∶Sn=48~52∶48~52);
(9)磁控溅射ZnO层,平滑CrNx层,用中频交流电源溅射陶瓷Zn靶,为Ag层作铺垫;
(10)磁控溅射Ag层,交流电源溅射;
(11)磁控溅射NiCrOy层,用氮气做反应气体,渗少量氧气,用直流电源溅射;
(12)磁控溅射TiO2层,用交流中频电源溅射陶瓷钛靶;
(13)磁控溅射Si3N4Oy层,氮气作反应气体、用交流中频电源溅射半导体材料重量比Si∶A1(90~98∶2~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SiO2层(21)的厚度为23~27nm,第二层TiO2层(22)的厚度为28~32nm,第三层CrNx层(23)的厚度为1.5~3nm,第四层ZnO层(24)的厚度为8~12nm,第五层Ag层(25)的厚度为8~12nm,第六层NiCrOy层(26)的厚度为1.5~3nm,第七层TiO2层(27)的厚度为28~32nm,第八层ZnSn3O4层(28)的厚度为58~62nm,第八层ZnO层(29)的厚度为8~12nm,第十层Ag层(210)的厚度为8~12nm,第十一层NiCrOy层(211)的厚度为1.5~3nm,第十二层TiO2层(212)的厚度为18~22nm,最外层Si3N4Oy层(213)的厚度为28~32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格兰特实业有限公司火炬分公司,未经中山市格兰特实业有限公司火炬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85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