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钢筋混凝土船体礁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6415.0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9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唐衍力;石建高;黄洪亮;张勋;马海有;陈晓蕾;刘永利;李灵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B28B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漂浮 拖曳 沉降 钢筋混凝土 船体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钢筋混凝土船体礁,包括钢筋混凝土外部船体、上缘加固板(4)、船体内部剪力墙(3)及进水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外部船体由底板(1)、两块侧板(6)和两块前后板(7)组合而成,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外部船体上缘四周有上缘加固板(4),所述的船体内部与底板(1)垂直间隔固定有若干剪力墙(3),底板(1)中心开有开孔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钢筋混凝土船体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力墙(3)为2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钢筋混凝土船体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力墙(3)的底部开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平衡进水孔(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钢筋混凝土船体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板(6)、前后板(7)和剪力墙(3)上均开有若干个孔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钢筋混凝土船体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船体尺寸为12000mm×4000mm×30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钢筋混凝土船体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板(6)、前后板(7)、剪力墙(3)和上缘加固板(4)的厚度均为150mm,上缘加固板(4)的宽为500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钢筋混凝土船体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力墙(3)的底部的平衡进水孔(2)的直径为1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钢筋混凝土船体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中心的开孔阀门的直径为200mm;与其相配的进水阀门塞设计材料选用长度30cm,直径19cm的圆柱形木棍,为保证封堵进水孔的密闭性,可在木棍外缠绕聚乙烯塑料纸。
9.一种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钢筋混凝土船体礁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制备混凝土:混凝土搅拌采用自落式搅拌机,加料顺序为,先加1/2用水量,然后加石子、水泥、砂搅拌1min,再加剩余1/2用水量继续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2)根据礁体设计尺寸准备浇筑模具:首先搭建浇筑船体礁底部,核准预留进水孔位置及尺寸;检查角模处拼接是否严密,边角柱加固是否可靠,检查并清理模板内残留杂物,用水冲净;
(3)浇筑船体礁:先浇筑底部,底部厚度为15cm,一次性浇筑完成;然后搭建船体四周模具,按设计布局配筋,间隔时间不超过2h;检查支铁、垫块,以保证保护层厚度;核准预留孔洞位置、各种连接件是否牢固,每次浇筑高度控制在50cm左右,然后振捣;混凝土下料点分散布置;墙体连续进行浇筑,控制间隔时间在2h以内,浇筑时随时清理落地灰;
(4)常温时混凝土强度大于1MPa,一般可2d后拆模,先侧板后底板;冬期时掺防冻剂,使混凝土强度达到4MPa时拆模,一般4d后拆模,保证拆模时墙体不粘模、不掉角、不裂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钢筋混凝土船体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渗设计采用等级S8;混凝土的沙砾径不超过30mm;船体礁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为普通钢筋,采用Q235钢筋HRB335级钢筋;在C35混凝土HPB235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0.336%,在板厚150mm时的钢筋直径间距为10155(504.0mm2/m);保护层厚度为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64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