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侧围电泳涂装的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46405.7 | 申请日: | 2011-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2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 发明(设计)人: | 聂世华;吴昌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13/12 | 分类号: | C25D13/1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谭小容 |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泳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侧围电泳涂装的工艺装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先进的汽车制造工业中,电泳涂装线都是采用翻转式运输,使得电泳涂层更均匀,外观效果更好且防腐性能高。但是,限于该系统的运输特点,只能将侧围装在整车上进行涂装,至今无法单独生产汽车侧围备件,使侧围备件的生产不能满足与整车产量相匹配的数量要求。在汽车运行使用中,车身的局部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损伤,而侧围是汽车维修和售后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备件之一,侧围备件的生产也使整车产生了附加值,即整车的再生利润。
后来,出现将侧围放进车厢内进行电泳涂装的情况,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由于槽液的浮力,当车身侵入槽内时,侧围会被托起,当车身浮起时侧围又会回到原位,这样机舱盖容易形成钣金,且不易修复;(2)漆膜表面粗糙、颗粒较多,有些地方没有电泳到,侧围质量不达标;(3)人员的消耗较大,要5~6人才能完成侧围的装卸,电泳完成后下件时很容易造成生产线拥堵,且操作难度高,在装卸侧围的过程中也可能造成车身局部损伤;(4)对于车厢空间狭小的情况也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容易、电泳质量高的汽车侧围电泳涂装的工艺装备。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侧围电泳涂装的工装,包括水平矩形框架(1),水平矩形框架(1)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定位孔(2),水平矩形框架(1)的上方设置有左右延伸的侧围支撑杆(3),该侧围支撑杆(3)通过支撑梁(5)与水平矩形框架(1)相连,侧围支撑杆(3)的上端设置有与侧围门框上缘对应的上卡槽(3a),所述水平矩形框架(1)的上表面设置有与侧围底部对应的下卡槽(1a)。
使用时,将该工装通过安装定位孔固定安装在汽车整车电泳涂装线上,将侧围放在水平矩形框架上,侧围的门框穿入侧围支撑杆上并将门框上缘卡在上卡槽中,再将侧围的底部卡在水平矩形框架的下卡槽中即可。本发明通过模拟侧围与白车身的联接方式,使该工装如同白车身一样自由穿梭在电泳涂装线上。
所述水平矩形框架(1)与侧围支撑杆(3)之间装有左右延伸的侧围卡条(4),该侧围卡条(4)的下端设置有与侧围门框下缘对应的防滑卡槽(4a)。上、下卡槽卡好后,再将侧围卡条穿过侧围的门框并使门框下缘卡在防滑卡槽中,设置防滑卡槽的作用是保证电泳涂装时,侧围在工装上的位置稳定,防止侧围从工装上滑出。
设置在侧围支撑杆(3)上端的上卡槽(3a)、设置在侧围卡条(4)下端的防滑卡槽(4a)以及设置在水平矩形框架(1)上端的下卡槽(1a)至少各为两组且左右对称设置。由于上卡槽、下卡槽及防滑卡槽至少各为两组,因此,该工装至少能同时电泳涂装两个侧围,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梁(5)由垂直于水平矩形框架(1)的两个纵梁(5a)、平行于水平矩形框架(1)的长横梁(5b)和短横梁(5c)组成,整体呈门形,支撑梁(5)的两下端分别与水平矩形框架(1)的前、后端相连并左右居中,所述侧围支撑杆(3)的中部安装在支撑梁(5)上。
所述侧围卡条(4)的左右两端向下延伸后与水平矩形框架(1)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以方便电泳涂装完成后,将侧围从工装上快速卸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设置的上卡槽、下卡槽和防滑卡子,确保侧围在电泳涂装过程中,不会左右摇摆和碰撞,因此不会出现钣金和干涉现象,也不存在安全隐患;
(2)侧围在经过前处理槽体时,侧围上的油污和杂物可以得到彻底的清除,因此在进入电泳槽时,电导性和泳透率较好,电泳漆可以更好地附着其上,电泳后的侧围表面漆膜光滑,颗粒很少,电泳质量高;
(3)可一次电泳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侧围,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并且可同时电泳几种不同的车型的侧围;
(4)只需2人就可以上下侧围,且操作简单、快捷,不会造成车间拥挤,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 是图1的B部放大图。
图4 是图1的C部放大图。
图5 是图1的D部放大图。
图6 是侧围在本发明上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64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