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化氢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3178.2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2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文;刘坤;尚念刚;孙烈刚;丁海燕;张天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17/16 | 分类号: | C01B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26400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氢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氢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硫化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主要是用于精细有机化学品和无机盐的合成,如农药、医药品的制造、金属的精制及各种工业试剂的制造等。
硫化氢的主要来源有两种:一是从含有硫化氢的各种工业气体中回收,比如从石油炼厂气、天然气或煤气中回收硫化氢气体;二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合成硫化氢气体,比如硫磺和氢的直接合成,硫化铁、硫化钙等与稀硫酸作用合成硫化氢气体,油脂、石油和硫磺的热分解生成硫化氢气体。
由硫磺和氢气两种元素合成硫化氢最为直接,硫化氢纯度最高,尤其适用于合成蛋氨酸的甲硫醇等精细化学品的应用。其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将液体硫磺溶于溶剂中,后向其中通入氢气,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另一种方法是用硫磺蒸汽与氢气直接合成硫化氢气体。
从工业气体中回收硫化氢气体受工业气体中硫化氢含量的制约,且产品硫化氢中杂质含量高;硫化铁与稀硫酸作用合成硫化氢气体,油脂、石油和硫磺的热分解生成硫化氢气体,会产生大量的废液,不仅浪费大量的资源,降低了生产的经济性,而且严重污染环境。
液体硫磺溶于溶剂中与氢气反应生产硫化氢的方法前期反应良好,但随反应进行,溶剂产生结焦现象,反应效率降低,难以工业化运行。
用硫磺蒸汽与氢气直接合成硫化氢气体的方法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需要将液体硫磺加热汽化至300℃以上,因而存在硫磺的蒸发效率低和蒸发器、合成塔耐温抗硫材质选择的困难;二是硫磺蒸汽与氢气反应是强放热反应,现行反应器对温度难以有效控制,导致硫化氢的转化率低、反应热不能充分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蒸发器温度易于控制,硫磺蒸发效率高的种硫化氢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硫化氢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液体硫磺和氢气为起始原料,包括硫化氢的合成阶段及硫化氢的精制阶段,其中,
所述硫化氢的合成阶段是指,将所述液体硫磺放入蒸发器内,并利用所述蒸发器外围的电感应加热装置将所述液体硫磺蒸发、汽化,得到硫磺蒸汽,同时将所述氢气放入蒸发器内,经预热、升温,与所述硫磺蒸汽充分混合,得到所述氢气、硫磺蒸汽混合气,然后氢气、硫磺蒸汽混合气进入合成塔内,进行合成反应,得到硫化氢、氢气及硫磺蒸汽混合气;
所述硫化氢的精制阶段是指,除去所述硫化氢、氢气及硫磺蒸汽混合气中的硫磺蒸汽,再将所述硫化氢吸收、解析,得到精制的所述硫化氢。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体说明如下:
进一步,所述液体硫磺从所述蒸发器顶部进入,由上往下流的过程中变为所述硫磺蒸汽,其加热方式采用电感应加热。
进一步,所述氢气、硫磺蒸汽混合气的气体温度为300~600℃。
进一步,在合成反应中,所述合成塔内设置有至少有两层的催化剂床层,所述氢气、硫磺蒸汽混合气通过穿过所述催化剂床层进行催化反应。
进一步,所述催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400~600℃,反应压力为0.2~0.8MPa。
进一步,所述催化反应为强放热反应,反应放热通过埋设于所述催化剂床层内的换热盘管移除。
进一步,所述反应放热时,对所述催化剂床层上部的氢气、硫磺蒸汽混合气进行冷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合成塔内分层设置换热盘管及硫磺、氢气冷激,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移除,并通过对硫磺、氢气冷激,有效控制合成塔内温度,防止飞温现象,提高氢气和硫磺的转换效率,反应热移出后后可用其他热源(如硫磺池的保温)。
进一步,在得到的所述硫化氢、氢气及硫磺蒸汽混合气中,氢气过量,其中,氢气体积百分浓度为10~95v%,硫化氢体积百分浓度为10~95v%,硫磺蒸汽体积百分浓度为0~5v%。
进一步,所述除去硫化氢、氢气及硫磺蒸汽混合气中的硫磺蒸汽的具体步骤为,将合成塔底部流出的硫化氢、氢气及硫磺蒸汽混合气,冷却至120~150℃,然后进入装有活性炭的硫磺蒸汽捕集塔,所述硫磺蒸汽变为液体硫磺,并通过活性炭将所述液体硫磺捕集。
进一步,从合成塔底部流出的硫化氢、氢气及硫磺蒸汽混合气的温度为400~600℃。
进一步,所述捕集到的液体硫磺从硫磺蒸汽捕集塔底部排出,并重新作为起始原料循环使用。
进一步,所述硫化氢吸收、解析的具体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大学,未经烟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31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