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化氢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3178.2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2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文;刘坤;尚念刚;孙烈刚;丁海燕;张天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17/16 | 分类号: | C01B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26400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氢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硫化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液体硫磺和氢气为起始原料,包括硫化氢的合成阶段及硫化氢的精制阶段,其中,
所述硫化氢的合成阶段是指,将所述液体硫磺放入蒸发器内,并利用所述蒸发器外围的电感应加热装置将所述液体硫磺蒸发、汽化,得到硫磺蒸汽,同时将所述氢气放入蒸发器内,经预热、升温,与所述硫磺蒸汽充分混合,得到所述氢气、硫磺蒸汽混合气,然后氢气、硫磺蒸汽混合气进入合成塔内,进行合成反应,得到硫化氢、氢气及硫磺蒸汽混合气;
所述硫化氢的精制阶段是指,除去所述硫化氢、氢气及硫磺蒸汽混合气中的硫磺蒸汽,再将所述硫化氢吸收、解析,得到精制的所述硫化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硫磺蒸汽混合气的气体温度为300~6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合成反应中,所述合成塔内设置有至少有两层的催化剂床层,所述氢气、硫磺蒸汽混合气通过穿过所述催化剂床层进行催化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反应的工艺条件为,所述催化反应为强放热反应,反应放热通过埋设于所述催化剂床层内的换热盘管移除,反应温度为400~600℃,反应压力为0.2~0.8MP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放热时,对所述催化剂床层上部的氢气、硫磺蒸汽混合气进行冷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的所述硫化氢、氢气及硫磺蒸汽混合气中,氢气体积百分浓度为10~95v%,硫化氢体积百分浓度为10~95v%,硫磺蒸汽体积百分浓度为0~5v%。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去硫化氢、氢气及硫磺蒸汽混合气中的硫磺蒸汽的具体步骤为,将合成塔底部流出的硫化氢、氢气及硫磺蒸汽混合气,由400~600℃冷却至120~150℃,然后进入装有活性炭的硫磺蒸汽捕集塔,所述硫磺蒸汽变为液体硫磺,并通过活性炭将所述液体硫磺捕集,所述捕集到的液体硫磺从硫磺蒸汽捕集塔底部排出,并重新作为起始原料循环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氢吸收、解析的具体步骤为:
(1)已除去硫磺蒸汽的硫化氢与氢气混合气体从硫磺蒸汽捕集塔出来,从吸收塔的底部进入吸收塔,与从吸收塔的顶部放入的脱硫液逆流接触,硫化氢气体被脱硫液吸收并由吸收塔塔底流出,未被吸收的氢气从吸收塔塔顶流出;
(2)吸收硫化氢气体的脱硫液饱和溶液从吸收塔塔底进入再生塔顶部,进行解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吸收塔顶流出的氢气经冷却、脱水,重新作为起始原料循环使用;所述脱硫液通过所述再生塔底部设有的再沸器进行加热,使得所述脱硫液再生,再生后的脱硫液由塔底流出,降温,重新进入吸收塔,于吸收塔与再生塔之间循环利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氢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所述硫化氢精制阶段后,硫化氢的冷却、脱水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大学,未经烟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31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