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量子纠缠态光实现全天候飞机着陆或着舰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1410.9 | 申请日: | 201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1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卫;张同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45/08 | 分类号: | B64D45/08;B64F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姚敏杰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量子 纠缠 实现 全天候 飞机 着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航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机着陆或着舰的方法及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量子纠缠态光实现全天时、全天候飞机着陆或着舰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自飞机问世以来,飞行安全一直是航空业界始终关心的问题。而飞机着陆过程是飞机飞行过程中最为危险的阶段,据统计,大约65%的飞行失事就发生在此阶段,因此飞机着陆系统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航空母舰出现后,飞机着陆系统的成熟技术不断应用于航空母舰着舰引导系统,并得到大力发展。但航空母舰着舰引导系统更需要保证舰载机在非常恶劣的条件下精确着舰,并且必须克服舰尾气流扰动、甲板运动补偿、复飞决策等难题。
飞机着陆系统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仪表着陆系统、雷达着陆系统、微波着陆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着陆系统几个阶段。航空母舰着舰引导系统也先后经历了人工引导、光学助降镜、菲涅耳透镜光学助降系统、自动着舰系统、可视激光引导系统、激光扫描飞机姿态监视系统、差分GPS精密导航技术等几个阶段。但现在的飞机着陆和着舰系统都还不能够满足飞机全天时、全气象条件下着陆或着舰的需要,恶劣气候条件下飞机常常停飞和延误,并不时出现因为恶劣天气导致飞机失事的事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实现精确着陆或着舰、安全可靠以及性能稳定的利用量子纠缠态光实现全天候飞机着陆或着舰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量子纠缠态光实现全天候飞机着陆或着舰的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利用量子纠缠态光实现全天候飞机着陆或着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频率非简并的两束纠缠光;所述纠缠光包括相互纠缠的信号光和参考光;
2)将信号光发射至待探测目标,并收集散射和反射回来的信号光的光子;
3)利用参考光对步骤2)所收集得到的信号光的光子进行符合处理得到待探测目标的精确位置信息或获取实时场景图像;
4)根据待探测目标的精确位置信息或获取得到的实时场景图像实现着陆或着舰。
上述纠缠光的频率是根据气候和环境条件确定的;所述信号光实现远距离传播;所述参考光实现高分辨成像。
上述步骤1)的具体实现方式是:
1.1)紫外激光经过准直聚焦后照射非线性光学晶体,通过非线性光学晶体中的自发参量下转换过程产生纠缠的信号光和参考光;
1.2)转动晶体或者调节泵浦光的入射角度,调节所产生的非简并纠缠的信号光和参考光的波长和方向。
上述步骤3)中进行符合处理的方式是符合测量和/或符合成像等对纠缠光测量的量子光学技术。
上述待探测目标是飞机、机场或航空母舰。
一种利用量子纠缠态光实现全天候飞机着陆或着舰的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利用量子纠缠态光实现全天候飞机着陆或着舰的系统包括能够产生两束纠缠光的频率纠缠光子产生系统、发射控制器、定位系统、天线、探测系统、信号数据处理器以及显示器;所述频率纠缠光子产生系统分别接入天线以及探测系统;所述频率纠缠光子产生系统通过发射控制器与信号数据处理器连接;所述发射控制器调节定位系统;所述定位系统依次通过探测系统以及信号数据处理器和显示器连接。
上述利用量子纠缠态光实现全天候飞机着陆或着舰的系统还包括双工机;所述频率纠缠光子产生器通过双工机与探测系统连接。
上述频率纠缠光子产生系统是非简并频率纠缠光子产生器。
上述探测系统包括光子探测器以及微波探测器。
上述信号处理器是符合计数电路或电流的测量电路。
本发明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14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