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利用铋熔炼产出的铜锍、炉渣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0537.9 | 申请日: | 201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7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旭;郭春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郴州正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15/00;C22B30/06;C22B13/02;C22B30/02;C04B7/2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地址: | 42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利用 熔炼 产出 炉渣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铋熔炼产出的铜锍、炉渣中,综合回收利用其中的有价金属和元素的方法,属于铋熔炼废渣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工艺领域。
背景技术
铋火法熔炼一般采用铋精矿、含铋物料配以一定数量的熔剂(如铁屑、纯碱、萤石等)和少量的还原煤,在反射炉或转炉中熔炼,熔炼产物主要有:粗铋、烟尘、铜锍和炉渣。铜锍的主要成分含量为:Fe 31-37%,S 12-23%,Na 12%,Cu 1.5-8.1%,Pb0.14-4.28%,Bi 0.19-2.58%,Sb 0.025-0.53%,Ag 0.18-0.35%,SiO21-2%,CaO1.5-2%;炉渣的主要成分含量为:SiO2 5.7-43%,FeO 8.4-31%,CaO 2-20%,Na2O11-20%,S 5.2-9.1%,Bi 0.12-0.67%,Pb 2.9-5.0%,As+Sb 0.45-0.63%。
目前,对于含Cu高的铜锍,有些厂家采用鼓风炉熔炼回收Cu、Ag,但产生含Na2S、Na2O废渣和SO2废气,造成二次污染;对于含Cu品位低的铜锍和炉渣,一般就地堆放,既污染环境,又浪费了资源。因此,综合回收利用铋熔炼产出的铜锍、炉渣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浸出、熔炼、吸收相联合的工艺,从铋熔炼产出的铜锍、炉渣中综合回收利用其中的有价金属和元素,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渣排放,治理环境污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综合利用铋熔炼产出的铜锍、炉渣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铋熔炼产出的铜锍、炉渣机械粉碎后,分别加水浸取;
2)浸出渣混合经压滤干燥后制球,进密闭鼓风炉熔炼产出冰铜、二次炉渣、烟尘和尾气;
3)冰铜用于炼铜,烟尘用于回收铋、铅、锑,二次炉渣用于生产水泥,尾气用步骤1)中得到的浸出液吸收SO2,产出Na2SO3、Na2S2O3和NaHSO3达标排放。
步骤1)中将铋熔炼产出的铜锍、炉渣机械粉碎至粒度≥80目。
步骤1)的加水浸取过程中:铜锍或炉渣,与水的液固体积比均为1∶2,常温下搅拌浸出时间不超过24小时,优选6-10小时。
步骤2)中,浸出渣混合经压滤干燥后至水分≤10wt%。
步骤2)中,炉渣浸出渣与铜锍浸出渣按照重量比为1-2∶1混合。
步骤2)中,用制球机压制成粒径为10-12cm的球团,球团与焦炭(焦率约15%)进密闭鼓风炉熔炼,产出冰铜、二次炉渣和烟尘、尾气。
本发明粉碎后的铜锍或炉渣加水浸取,炉渣浸出工序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为:Na2O+H2O→2NaOH;其他成分在浸出渣中;铜锍中的Na2S在浸出时以Na2S形式溶于水中;其他成分在浸出渣中。因此,用浸出液在吸收塔中吸收尾气中的SO2,化学反应为:6Na2S+10SO2+7H2O→4H2S+6NaHSO3+3Na2S2O3,2NaOH+SO2→Na2SO3+H2O,吸收后尾气达标排放;吸收液经浓缩结晶,产出Na2SO3、Na2S2O3和NaHSO3产品。
本发明工艺得到的冰铜是炼铜的主要原料,其中主要元素含量:Cu 15-20%,S22-24%,Fe 38-42%,可以直接销售到铜冶炼厂炼铜。
本发明工艺得到的二次炉渣主要成分含量:SiO2 34-39%,Fe 24-29%,CaO 8-13%,可以作为熟料销售到水泥厂生产水泥。
本发明工艺得到的烟尘销售到冶炼厂回收铋、铅、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郴州正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郴州正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05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