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电伺服系统平行式结构齿轮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8636.3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9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亭;徐强;黄玉平;王春明;胡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H1/20 | 分类号: | F16H1/20;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程旭辉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电 伺服系统 平行 结构 齿轮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电伺服系统平行式结构齿轮减速器。
机电伺服系统平行式结构齿轮减速器的输出轴与输入轴平行放置,采用三个齿轮外啮合两级减速。用于大功率机电伺服系统中电机输出轴和作动缸输入轴之间的传动,这时,作动器尺寸较大,而上下连接支耳之间距离相对较短,平行式结构与直线式结构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具有高承载、小间隙、轻型化和小型化的特点。
背景技术
机电伺服系统有直线式和平行式两种。直线式伺服系统中电机和作动缸在一条直线上,电机与作动缸之间可以有减速器,也可以没有。平行式机电伺服系统中电机和作动缸平行放置。
在大功率的场合,为了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作动器尺寸较大,这时,两个连接支耳之间距离显得相对较短,直线式伺服系统无法满足安装空间狭小的要求,因此,采用平行式伺服系统具有很大的意义。平行式结构中,当齿轮反向时,如果啮合间隙过大,不可避免的会有引起振动和冲击,而且,拉压应力和扭转力矩作用在壳体上,尤其是扭转力矩,会对传动带来不利影响。这为平行式减速器的设计带来了难度,本专利旨在设计一种适合于大功率场合的高承载、小间隙、轻型化和小型化的平行式齿轮减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适合于大功率场合的高承载、小间隙、轻型化和小型化的平行式齿轮减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电伺服系统平行式结构齿轮减速器包括壳体盖、壳体座、小齿轮、过渡轮、大齿轮、深沟球轴承。其中,壳体盖为单面结构,壳体座为五面结构,壳体盖和壳体座组成齿轮减速器的壳体,壳体内部设置小齿轮、过渡轮、大齿轮及6个深沟球轴承;小齿轮、过渡轮、大齿轮均为齿轮轴,关于中面结构对称,小齿轮和大齿轮的轴承孔上面分别设有2个键槽;在小齿轮、过渡轮、大齿轮的齿轮轴2侧各安置1个深沟球轴承,共设置6个深沟球轴承;小齿轮、过渡轮、大齿轮的齿轮轴与6个深沟球轴承的内圈间为过盈配合;壳体盖和壳体座与小齿轮、过渡轮、大齿轮的齿轮轴相对应部位内壁分别设有小齿轮轴承座凸台、过渡轮轴承座凸台和大尺轮轴承座凸台;小齿轮轴承座凸台、过渡轮轴承座凸台、大尺轮轴承座凸台的外侧与壳体内边缘间各设有2个加强筋;壳体盖和壳体座上的小齿轮轴承座凸台、过渡轮轴承座凸台、大齿轮轴承座凸台间分别安装小齿轮、过渡轮、大齿轮两侧的轴承,小齿轮、过渡轮、大齿轮之间齿轮啮合;壳体盖和壳体座通过螺钉紧固;壳体座上与大尺轮轴承座凸台对应的外壁开有作动缸侧支口、大齿轮轴侧开孔,与小尺轮轴承座凸台对应的外壁开有小齿轮轴侧开孔和电机侧支口;电机侧支口外连接固定电机,作动缸侧支口外连接固定作动缸和上支耳支架。
所述壳体盖和壳体座的壳体材料选择7A04(LC4)-T6,热处理采用固溶处理完全人工实效。
所述小齿轮、过渡轮、大齿轮均采用渐开线直齿外啮合、正变位的加工方法,齿轮材料选择20CrMnMo。
所述小齿轮轴承座凸台的2个加强筋近似按照小齿轮的最大压力角方向布置,大齿轮轴承座凸台的2个加强筋近似按照大齿轮的最大压力角方向布置,过渡轮轴承座凸台的2个加强筋垂直于壳体的上下端面方向布置。
所述壳体盖、壳体座与大尺轮轴承座凸台对应位置外侧分别设有4个定位孔。
所述壳体盖的4角设有4个贯穿的壳体安装孔,壳体盖的内壁上过渡轮轴承座凸台的上下与长边靠近部位也设有2个贯穿的壳体安装孔,壳体安装孔均为阶梯孔,在壳体座上与6个壳体安装孔相对应的部位开有6个带螺纹的沉孔;通过穿过壳体安装孔并旋入壳体座的6个带螺纹的沉孔中的6个内六角螺钉将壳体盖和壳体座紧固。
所述壳体座上电机侧支口的四周设有4个电机安装孔,在电机安装孔内套有钢丝螺套,通过在电机安装孔上安装螺钉连接固定齿轮减速器和电机。
所述壳体盖和壳体座的4个定位孔的外部设置4个作动缸安装孔,通过螺钉将固定齿轮减速器与接作动缸、上支耳支架连接固定。
所述壳体座上与大齿轮相对应的部位四周设置4个浅凹孔。
所述壳体盖上小齿轮轴承座凸台、大尺轮轴承座凸台相对应的外壁部位分别设置两个减重凹坑;壳体座靠近大齿轮的短边面上靠近作动缸侧支口的边缘处设置一个减重凹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86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解汽车尾气的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花生红枣乳酸菌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