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6487.9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0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周波;王晓红;张卓;郭连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1/09 | 分类号: | A23L1/09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樊南星 |
地址: | 110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胶囊 玉米 紫色 植株 花色 色素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和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是从一新品种玉米的植株中提取的红色素, 该玉米新品种,其籽粒为黄色,秸秆、轴及苞叶等植株部分均为紫黑色。该色素中含有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等6种花色苷, 含量占70%以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为水溶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低胆固醇等生物活性, 可以作为保健食品的原料。由于该花色苷色素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易氧化,对光、热、pH值敏感等,且脂溶性差,使其广泛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该花色苷色素在碱性条件下容易破坏,在肠道中吸收率受到一定影响。 因此,为提高该花色苷色素的稳定性,在脂溶性介质中的溶解度及在肠道中缓慢释放,提高其生物利用率,扩大该花色苷色素在食品工业及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拓宽其应用领域,使人们的迫切需要。
微胶囊技术是指利用成膜材料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囊于其中,形成直径几十微米至上千微米的微小容器的技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微胶囊化方法主要有喷雾干燥法、挤压法、水相分离法、喷雾冷凝法、油相分离法、分子包接法等。其中喷雾干燥法以其操作灵活,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产品质量而成为食品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微胶囊化方法。喷雾干燥法微胶囊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壁材的选择、乳化工艺条件的研究、喷雾干燥工艺条件的研究和微胶囊产品质量的评定。微胶囊化的壁材组成和特性是影响微胶囊特性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理想的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壁材应具有高度的溶解性、优良的乳化能力和干燥性能,且具有溶液黏度低、成膜性好及成本低廉等特点。碳水化合物是食品工业中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常用的壁材,麦芽糊精、壳聚糖、变性淀粉等不易吸水、黏度低、水溶性好,是微胶囊工艺中用得较多的壁材。壳聚糖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膳食纤维,具有降胆固醇,降血压,抑制脂肪吸收等生理功能,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氨基和乙酰氨基,是一种聚阳离子物质。海藻酸钠也是天然多糖,而且是聚阴离子物质。聚阳离子物质壳聚糖能与聚阴离子电解质海藻酸钠发生静电相互作用,在芯材外形成双层复合膜。麦芽糊精是非聚合物质能够与壳聚糖结合,形成多层包埋,提高包埋率。
人们期望获得一种综合现有技术优点,技术效果优良,易于存储和使用的新的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制备方法以及对应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综合现有技术优点,技术效果优良,易于存储和使用的新的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制备方法以及对应的产品。
本发明一种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作为芯材;以壳聚糖、海藻酸钠 、麦芽糊精作为壁材,壁材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要求为:壳聚糖0.5-0.75% 、海藻酸钠1%、麦芽糊精15-20%,色素含量 10-15%,余量为水;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是:
将芯材和壁材在pH值3.0缓冲液中进行乳化、均质处理;然后对混合物进行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处理,其中:喷雾干燥的工艺要求为:进料总固形物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进口温度为140±5℃、出口温度为80±5℃。
本发明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还要求保护下述优选限定内容:
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满足下述要求:所述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是从一种紫色玉米植株中提取的红色素,所述紫色玉米植株的具体限定要求是:玉米的籽粒为黄色,秸秆、轴及苞叶及植株其他部分均为紫黑色。
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满足下述要求:以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作为芯材;以壳聚糖、海藻酸钠 、麦芽糊精作为壁材,壁材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要求为:壳聚糖0.5% 、海藻酸钠1%、麦芽糊精15%,色素含量 10-15%,余量为水;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是:
将芯材和壁材在pH值3.0缓冲液中进行乳化、均质处理;然后对混合物进行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处理,其中:喷雾干燥的工艺要求为:进料总固形物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进口温度为140℃、出口温度为80℃。
所述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制备方法进一步优选满足下述要求:首先将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和海藻酸钠水溶液混合,然后调PH为3.0,充分混合后加入壳聚糖,再经充分混合后加入麦芽糊精水溶液,然后进行均质化处理;将上述混合物进行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处理获得微胶囊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医学院,未经沈阳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64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力顶进的中继间装置
- 下一篇:具触摸式调节功能的红外线感应龙头